分析讨论了常规欧拉模型和耦合PBM下水力旋流器的静压力、切向速度及湍流耗散率等流场信息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流场预测方面二者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PBM模型的CFD数
南海深水内波发生极其频繁,曾观测到振幅达150 m、流速达2.5 m/s的内波,其剪切流对经过区域的海洋工程结构物破坏力极大,严重威胁海洋油气工程作业安全。通过分析南海历史内波多发区域、季节、重现周期及传播途径,在目标海域布设由1套潜标和2套浮标组成的监测系统,在为期一年的监测周期内成功捕获多个内波发生时的信号参数,如与内波伴生的内潮波和内孤立波振幅、模态及传播速度等数据,得出监测到的内波振幅变化
对于FPSO超长倾斜式火炬臂,因龙门吊高度限制,无法完成和船体在坞内的总装,提出了一种基于浮吊和履带吊联合作业的吊装设计方案,解决了火炬臂和船体的总装问题。介绍了该联合作业的实施流程,并通过SACS软件对在吊装过程中各不同扶正工况下的火炬臂主结构强度进行分析校核,基于吊点各工况下最大吊绳力,通过ANSYS软件对吊点结构进行了模拟和强度分析,验证了结构方案的可行性,该吊装方案和分析流程对于后续同类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以钛有机骨架材料(MIL-125(Ti))作为核和壳材料,通过外延生长法合成了粒径更大、更均匀的核壳材料,即MIL-125(Ti)包覆MIL-125(Ti)(MOFs@MOFs),再通过煅烧可得到微米级TiO
2色谱填料。考察了核加入质量、壳溶液稀释倍数、反应时间、包覆层数等对包覆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制备条件为核加入质量30 mg,不稀释壳溶液,反应24 h,包覆1层。结果表明,利用钛有机骨架材料制备得到的TiO
2色谱填料为锐钛矿型,比表面积76.0 m
针对某油田伴生气处理站吸附塔的吸附容量小、脱水效率低和能耗高等问题,根据原装置的操作参数重新进行了脱水塔的设计计算,拟合了4A分子筛的等温吸附方程,以计算结果为依据在实验室建立了缩小版的吸附柱,并用COMSOL软件模拟了吸附柱吸附时的浓度云图。通过改变实验操作参数,结果表明:当温度和进气的绝对湿度降低,吸附柱出口干气的绝对湿度显著降低,穿透时间延长,证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对比分析了4种吸附剂的吸附性能。通过改变吸附柱中吸附剂的类型和结构、减少进入分子筛的大直径水分子团以及提高吸附柱的分级脱水效
针对渤海油田常规测调一体分层注水工艺测调效率偏低、无法实现分层静压测试等问题,开展了测调一体分注工艺关键技术改进。通过合理优化管柱结构,实现注水压力平衡,减小大排量注水造成的管柱蠕动;配水器采用桥式通道设计,大幅度增加过流面积,降低层间干扰,进一步提高测调效率;同时在配水器本体增设传压孔,建立地层-油管传压通道,并配套静压测试仪,实现了分层静压测试功能。改进工艺在现场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调配效率明显提高,平均单井调配仅耗时6 h;分层静压测试功能可靠,能够准确判断超压层,为分层配注调整提供了依据。改进工艺
针对双关节机械手在控制中存在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问题,采用不依赖于系统模型的自适应模糊反演控制方法对轨迹进行跟踪,先将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简化为若干个易于处理的低阶简单子系统,再对每个子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及其中间虚拟控制量进行设计,通过子系统控制律的组合提升了控制律的设计效率.根据建立的双关节机械手的动态方程,利用Simulink模块对机械手系统的自适应模糊反演控制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反演控制能够实现机械手系统高精度的动态跟踪,且对应的跟踪误差均小于0.87%,能够实现对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准确的控
针对实际工程中墙体易脱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由水泥纤维板、聚氨酯发泡、玻镁板组成的夹芯板墙体复合材料,通过双面剪切试验研究了该新型材料的抗剪性能.结果表明,玻镁板与聚氨酯粘结面的剪切强度比水泥纤维板与聚氨酯粘结面的剪切强度平均大20%~30%,前者的剪切极限位移比后者平均大40%~60%,水泥纤维板、玻镁板与聚氨酯的粘结面能承受最大荷载时的平均位移分别为8.16 mm和9.18 mm.玻镁板与聚氨酯的粘结性能要好于水泥纤维板与聚氨酯的粘结性能,玻镁板可以满足聚氨酯发泡外墙剪切受力的要求.
针对水资源区划覆盖面积不全面、功能定位不准确、定性判断不客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水资源利用区划方法.通过分析水资源利用区划现状,构建指标体系反映水资源系统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降低系统复杂度,研究了主成分之间的相似性,利用欧式距离进行聚类优化水资源功能区布局.以大渡河流域为例进行水资源功能区划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确定水资源功能一级区的类别,提高了区划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客观性.
为了研究鳄鱼上颚的形貌特征对其结构特性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仿生设计,需对鳄鱼上颚的曲面进行提取并研究.运用逆向工程技术对鳄鱼头骨进行三维重构,并结合多项式拟合方法分别建立按照生物形貌特征划分的三个曲面的数学模型,将三个数学模型的数据进行合并后与生物模型进行偏差对比.结果表明,三个数学模型拟合方程拟合后的确定系数值均接近于1,且其标准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复杂生物曲面模型可转化为多个数学模型,再将多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