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w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给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给予了机遇。针对这一状况,本文在分析了新
  媒体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挑战和机遇后,探讨了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新媒体;挑战;机遇;创新
  中国分类号:TP37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介质,利用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具有数字化凸显、交互性体现、个性化、专业化和及时化的特征。在高校中,新媒体已经逐渐展示出了其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给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对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充分发挥新媒体环境的积极影响因子,利用好新媒体优势,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和发展高校党建模式,成为当今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新课题和新任务。
  一、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挑战
  1、 新媒体的多元性对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的挑战
  现今新媒体的发展,导致当下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权威危机”,即新媒体将高校党建工作者的信息权威性弱化。现今新媒体内容日益丰富,人们将学习时间大量转移到网络上,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以其信息优势,自然而然地成为互联网上的流行文化,对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文化进行覆盖、消解、控制盒侵蚀等。新媒体的多元性使得信息的传播逐步脱离了教育工作者的控制,网絡信息的内容与教育工作者所宣传灌输的信息可能不同甚至相反,一定程度上干扰了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
  2、 新媒体的开放性对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手段的挑战
  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要顺利展开并达到既定的目标需要依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目前,一些高校利用网络开展党员教育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如开设网上党校,鼓励学生以网络为载体加强学习,以此拓宽学生党员受教育的时空,但是新媒体技术是一种强调个体的媒体,其传播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面对信息的海量性和信息选择的矛盾性,能否达到既定的目标,如何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党员加强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提高对信息选择的能力,这些都是高校学生党建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3、 新媒体的交互性对高校学生党建育人主体的挑战
  新媒体技术使信息流通由单向和一元的信息交互模式转变为多向和多元的信息交互模式。以往由高校党建工作者向高校学生单向输出文化影响的渠道被新媒体彻底打破,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输出者。在虚拟时空中,人的主体性逐渐丧失和被消解,部分人对网络产生依赖性。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行为主体相对隐蔽,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不当使用现象或不道德行为日益增多,或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制造垃圾信息。因此如何在多元的交互模式中继续推进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增强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是我们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机遇
  1、 新媒体保证了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自主性
  传统的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由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地位、性格差异,有时即使面对面开展工作也会存在一定
  的隔阂,不愿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自由地、平等地与他人交谈聊天、交流思想,双向互动使受教育者由消极被动的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从而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党建育人过程中的自主性。
  2、 新媒体拓展了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时空性
  以前的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者开展工作往往受到时空的诸多限制,如今许多工作只需要在网络上发个电子邮件,
  通过QQ、微信等进行及时交流就可以解决,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而更加广阔地拓展了时间的范围。
  3、 新媒体增强了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吸引力
  新媒体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信息传播工具,相比传统教育的“灌输式”教育下学生的逆反心理,新媒体多种形式
  的呈现,如在线学习平台、在线测试工具等,使得自学变得异常便捷和有序。因此,新媒体显得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新媒体环境中高校学生党建育人优化创新的思考
  1、 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提升新媒体运用能力,培养高素质的高校学生党建育人队伍。
  高校要引导和支持党建工作者充分利用新媒体并通过适当培训增强其对新媒体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党建工作者必须主动掌握新媒体的运用技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党建教育规律,又能熟悉大众传媒特点,从而与大学生保持同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高校党建工作者通过博客、QQ、微信、等平台,加强与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党员的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促进师生间更多、更好的交流,了解大学生的想法,掌握学生的动态,从而更好地开展党建育人工作。
  2、利用新媒体优势,提升党建育人工作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
  高校的党建工作中,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认识不足、深度不够,党员发展“程序化”的不良现象。要改变这一现象,高校党建育人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论坛、博客等学生喜闻乐见且参与度高的媒体平台,运用视频、图片等资料,使党建内容更直观,更生动,同时实效性也能得到保证,从而激发学生的接受热情,扩大了党建育人的层面,让党建育人工作不再是教导式的理论灌输,党建信息的新颖性、丰富性、真实性、实效性势必改变党建工作在学生中的印象,吸引更多学生加入进来。
  3、加强监督,营造“正能量”的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开放性的特点必然使高校党建文化育人工作面临全球文化信息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冲击。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载体,通过博客、论坛等,主动发布官方、权威的信息,宣传先进的理论和先进文化,以快捷且学生常用的媒介,传播给广大师生,保证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及时性。以此在开放的环境中营造充满“正能量”的党建育人环境。
  4、 传统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模式与新媒体模式相结合,共同推动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进步。
  新媒体以其特有的优势给高校学生传统党建育人工作注入新的血液,提供了新的党建育人的途径和模式,是对高校传统育人工作的很好的补充和创新。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传统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模式也有他的优势和存在的必要性,面对面的交流,理论的灌输式讲解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因此,广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应将传统党建育人与新媒体模式相结合,趋利避害,发挥优势,更好地为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丽.新媒体背景下辅导员优化大学生党建工作探索[J].学理论:党建研究,2014(1)
  [2]周巍蔚,郭欲丹,傅凌霄.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建文化育人路径研究[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3(12)
  [3]邱棣,方小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改革与开放:文教空间,2013(8)
其他文献
古诗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蕴含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文,在教学中可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重组沪教版古诗文教材,挖掘几类渗透点,形成小学阶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英语同样也不例外,可以说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际的应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过于功利化,片面地服务于应试,注重学生词汇量的提高和语法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造成了初中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薄弱,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着力改变的。本文就此探讨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用多种手段来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表
摘要:本课题旨在研究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为当前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词:商务英语;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就是以英语为媒介,以商务活动为载体,整合商务与英语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商务活动能力。  一、项目实施的现有基础  通过高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