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当今中国的电视剧好,好在哪?我看未必是因为涉及的主题。好的电视剧,比如说《暗算》、《潜伏》、《蜗居》等,其故事本身并不是吸引人的原因。这些故事都是一些场景,它们的后面才是真正的故事呢!所以我看《雾里看花》,之后又读了豆瓣上的评论,所有的帖子都说这个电视剧讲的是古玩,但是我这个对于古玩无甚兴趣的人为什么也能得乐其中呢?证明这个电视剧只不过是用了古玩这个符号,讲了一个更大的故事。
我觉得这个电视剧讲的是关于我这个行当的故事,具体说来,它讲的是有关知识产业,文化权威,知识界内部的潜规则,以及文化谱系的传承和更新等等问题。这些大字眼听起来十分抽象,但是实际上这是我们这些在大学里工作的人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生活,有的时候比衣食住行还要具体且真实。其实即便不在文化界谋生的人也多少跟文化生产有关,起码以知识消费者的身份参与。只不过,在大学工作的人也许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多一点自觉多一些反省。应该有这点反省,而不是仅仅去批评其他行当的过分商业化,同时不断维护自己在体制中的地位。这个电视剧替我们做了这个作业。
这个电视剧里最令人眼亮的难道是古玩吗?古玩的确是一道道景观,每次展示的时候都有特殊的音乐和灯光将它们点亮。但是,更重要的是旁边必须有人解说。而且必须伴有恰当的表情,恰当的手势和身体语言,才能把古董的真正的价值体现出来。这些解说者不是一般的商人,因为他们未必是在展卖一件商品,而更多是在展示他们自己;但是他们又不是寻常意义上的明星,因为他们不能够百分之百地自恋,而必须与自己保持一点距离,这样才能够显得具有权威性。他们就是文化权威了,如果上了电视就是权威加明星。黄立德就是这样一个代表,某个知识领域的掌门人。“古玩这个行当真真假假,雾里看花。”那是在告诉你别崇拜你面前的器物,这个东西离开了鉴定专家什么都不是。其实也不是专家的一句话,专家也是要看市场走向。在一个人面前直言没问题,在市场面前谁也不敢在不恰当的时候说真话?即便是很有个性的黄立德也不敢。这个市场实际上就等于一整个行业了。据说这个电视剧换了好几轮的编剧,都是因为掌握不好分寸,行内的潜规则不知道应该泄露多少。我完全相信。因为我觉得这个戏把有些事真的说得非常露骨。
比如如果你正在考虑大学毕业之后继续深造,有人告诉你你那个行当里的最抢手的一些文化产品,实际上都没有什么,真假不辨,只不过有几个明星学者的推介而在行内非常流行。你会怎样去想?之后又做什么?你肯定要么去结识巴结这些明星学者,巴结不上就另外搞一些东西去和这些明星竞争。作为一个新人你当然竞争不过,但是也许你和他搞熟了之后,就能够抓住他的弱点,逼他就范。前面一种人就是郑岩,后面一种就是海生。
这个戏对于知识界(你可以把它具体想象成为一个大学)的描述非常冷酷,它讓你看到知识界非常保守封闭的一面。你要是没有一点背景,血缘上的婚姻上的,就别想挤到精英的行列中去。知识的传承就像私生子的身份一样神秘,你是这块料就是了,不是想也不要想。所以海生很可怜,得不到父亲半点的照顾,被所有扮演父亲角色的人所抛弃。相反郑岩就很会讨人喜欢,因此能够顺利地取代父亲的位置。
这个戏从里到外透着对于父亲的失望。海生的父亲和郑岩的父亲都很自私,黄立德十分宠爱他的女儿,但是忆江之所以变成那么任性的人,肯定不只是因为父亲的过分放纵,而且还因为他的过分控制。他善于弄权,很有效地为自己这个专家身份找到了一个可以演练的平台。他把着家门不放,因为这个家不是一个普通的家,而是一个知识力场,以及从此而衍生出来的一个产业。这个戏有一种杀父情结,黄立德最终一定陨落,像一颗星一样,年轻的一代才能得到发展的机会。
说到底就是希望知识的生产、知识权威的生产更加平等,更加透明一些。现在知识的消费,由于盗版以及网络的发展,已经变得十分平等了。但是大多数人仍然是被动的消费者。文化机构大多仍然像安蒂克一样,养了一批专家,之后就被这些专家把持住了。
我觉得这个电视剧讲的是关于我这个行当的故事,具体说来,它讲的是有关知识产业,文化权威,知识界内部的潜规则,以及文化谱系的传承和更新等等问题。这些大字眼听起来十分抽象,但是实际上这是我们这些在大学里工作的人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生活,有的时候比衣食住行还要具体且真实。其实即便不在文化界谋生的人也多少跟文化生产有关,起码以知识消费者的身份参与。只不过,在大学工作的人也许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多一点自觉多一些反省。应该有这点反省,而不是仅仅去批评其他行当的过分商业化,同时不断维护自己在体制中的地位。这个电视剧替我们做了这个作业。
这个电视剧里最令人眼亮的难道是古玩吗?古玩的确是一道道景观,每次展示的时候都有特殊的音乐和灯光将它们点亮。但是,更重要的是旁边必须有人解说。而且必须伴有恰当的表情,恰当的手势和身体语言,才能把古董的真正的价值体现出来。这些解说者不是一般的商人,因为他们未必是在展卖一件商品,而更多是在展示他们自己;但是他们又不是寻常意义上的明星,因为他们不能够百分之百地自恋,而必须与自己保持一点距离,这样才能够显得具有权威性。他们就是文化权威了,如果上了电视就是权威加明星。黄立德就是这样一个代表,某个知识领域的掌门人。“古玩这个行当真真假假,雾里看花。”那是在告诉你别崇拜你面前的器物,这个东西离开了鉴定专家什么都不是。其实也不是专家的一句话,专家也是要看市场走向。在一个人面前直言没问题,在市场面前谁也不敢在不恰当的时候说真话?即便是很有个性的黄立德也不敢。这个市场实际上就等于一整个行业了。据说这个电视剧换了好几轮的编剧,都是因为掌握不好分寸,行内的潜规则不知道应该泄露多少。我完全相信。因为我觉得这个戏把有些事真的说得非常露骨。
比如如果你正在考虑大学毕业之后继续深造,有人告诉你你那个行当里的最抢手的一些文化产品,实际上都没有什么,真假不辨,只不过有几个明星学者的推介而在行内非常流行。你会怎样去想?之后又做什么?你肯定要么去结识巴结这些明星学者,巴结不上就另外搞一些东西去和这些明星竞争。作为一个新人你当然竞争不过,但是也许你和他搞熟了之后,就能够抓住他的弱点,逼他就范。前面一种人就是郑岩,后面一种就是海生。
这个戏对于知识界(你可以把它具体想象成为一个大学)的描述非常冷酷,它讓你看到知识界非常保守封闭的一面。你要是没有一点背景,血缘上的婚姻上的,就别想挤到精英的行列中去。知识的传承就像私生子的身份一样神秘,你是这块料就是了,不是想也不要想。所以海生很可怜,得不到父亲半点的照顾,被所有扮演父亲角色的人所抛弃。相反郑岩就很会讨人喜欢,因此能够顺利地取代父亲的位置。
这个戏从里到外透着对于父亲的失望。海生的父亲和郑岩的父亲都很自私,黄立德十分宠爱他的女儿,但是忆江之所以变成那么任性的人,肯定不只是因为父亲的过分放纵,而且还因为他的过分控制。他善于弄权,很有效地为自己这个专家身份找到了一个可以演练的平台。他把着家门不放,因为这个家不是一个普通的家,而是一个知识力场,以及从此而衍生出来的一个产业。这个戏有一种杀父情结,黄立德最终一定陨落,像一颗星一样,年轻的一代才能得到发展的机会。
说到底就是希望知识的生产、知识权威的生产更加平等,更加透明一些。现在知识的消费,由于盗版以及网络的发展,已经变得十分平等了。但是大多数人仍然是被动的消费者。文化机构大多仍然像安蒂克一样,养了一批专家,之后就被这些专家把持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