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听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职责与任务。
关键词:听课;教师;专业成长
“听课是当老师的开始,是老师走上讲台的基石;听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的途径。”这是我阅读《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后的最大感受。的确,回想起初次走上讲台,望着台下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捧着教材的我却显得很无助。对于一个初任教师而言,能够帮助我快速成长的不在是大学书本里学到的知识,而是听课——一种向他人快速学习的实践方式。
无意中得知,一个教育家给自己定了这样一条规则:每天都要听两节课。如果他一天没有听过两节课,他就认为那天他在学校里什么事也没有做。我看到了很兴奋,因为我和教育家在做一样的事情,我也在积极听课。但是我又困惑不已:为什么我的收获不大,进步不明显呢?在不断地反思自我中,我明白了:教师听课不再于多,关键是要提前预习,要有目的地去听,善反思、会总结。听课的意义在于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听而有所获呢?
一、听课前做好预习
我认为听课前应该先去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把教材找来预习一下。看看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甚至可以借助工具书查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并且还可以设想一下,假如自己来上这一节课,会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会做怎样的教学设计。通过设想,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进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反之,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不熟悉教材,不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意图,这样的听课效果就收获不大。
说到听课前的预习,听课者还应该带着目的去听课。听前脑袋里要带着问题。通过这堂课是想了解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法,还是各教学环节如何衔接过渡,亦或是课堂上如何进行师生互动?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去听课,才能在听的过程中不断澄清各种模糊知识,梳理知识脉络,寻找课堂教学最理想的切合点,从而最大限度地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二、听课中要听、要看、要记、要思考
一听。所谓听课,是相较于教师的“讲”而言的。
一听授课教师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艺术,是否简洁到位,起承转合是否自然,听着轻松,易于学生接受。二听教师对教材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三听上课教师怎样复习旧知识?怎样引入新知识?怎样启发学生思维?怎样指导学法?怎样巩固新知识?怎样组织学生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
二看。课堂上的课,不仅要听,也要看。
一看教师,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还要看板书的设计,多媒体的熟练使用,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特别是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处理是否巧妙……一句话,就是要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看教师的教。
二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一节课的“亮点”,通常是学生通过“学”而带给我们的。因此,听课者还应该关注的是学生怎样学。看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看学生发言、完成练习的情况;看学生与老师的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一句话,就是要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看学生的学。
三记。有效听课必须要掌握一些记录的技能和技巧,把整堂课的所有内容记录下来是没必要的,而应记录要点。要记录下授课者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应记录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
四思。就是想一想这堂课有什么特色?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结构是否合理?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灵活?板书是否合理?教态是否自然而亲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调动?教学效果是否好?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有哪些突出的优点和较大的失误?同时,还应思考“这节课假如是我执教,我会怎样上?”等问题。通过思考,从中吸取有益的方面,指导于自己的教学。
三、听课后及时整理和分析
听完课后,我们要及时整理自己的听课记录。听课时因节奏较快,难免会有遗漏的环节,课后重新回想一遍课堂流程,也可以直接将执教的内容拿到自己班上试试,看看效果如何,等等。必要时也可在原基础上重新设计教学思路,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当然,听课之后我们还要对课堂进行反复的推敲分析。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1.新课如何导入。2.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3.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4.课堂教学氛圍如何。5.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呈现的方式。6.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情况。思考之后,听课老师要进行比较研究,要和自己的备课思路进行对比分析,大胆地去粗取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吸收他人的优势经验,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
总之,看似平平常常的听课,要听有所获,还是有一定的讲究。笔者认为做好以上这几点,这不但可以提高听课老师的授课水平,而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听课,有利于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发展,使自己更快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姚沐杉.听课是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福建教学研究,2012(10):44-45.
[2]符顺扬.听课与评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新教育,2018年10期.
[3]吴嘉.听课、评课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J].当代教育,2014(3):80-81.
关键词:听课;教师;专业成长
“听课是当老师的开始,是老师走上讲台的基石;听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的途径。”这是我阅读《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后的最大感受。的确,回想起初次走上讲台,望着台下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捧着教材的我却显得很无助。对于一个初任教师而言,能够帮助我快速成长的不在是大学书本里学到的知识,而是听课——一种向他人快速学习的实践方式。
无意中得知,一个教育家给自己定了这样一条规则:每天都要听两节课。如果他一天没有听过两节课,他就认为那天他在学校里什么事也没有做。我看到了很兴奋,因为我和教育家在做一样的事情,我也在积极听课。但是我又困惑不已:为什么我的收获不大,进步不明显呢?在不断地反思自我中,我明白了:教师听课不再于多,关键是要提前预习,要有目的地去听,善反思、会总结。听课的意义在于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听而有所获呢?
一、听课前做好预习
我认为听课前应该先去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把教材找来预习一下。看看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甚至可以借助工具书查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并且还可以设想一下,假如自己来上这一节课,会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会做怎样的教学设计。通过设想,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进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反之,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不熟悉教材,不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意图,这样的听课效果就收获不大。
说到听课前的预习,听课者还应该带着目的去听课。听前脑袋里要带着问题。通过这堂课是想了解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法,还是各教学环节如何衔接过渡,亦或是课堂上如何进行师生互动?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去听课,才能在听的过程中不断澄清各种模糊知识,梳理知识脉络,寻找课堂教学最理想的切合点,从而最大限度地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二、听课中要听、要看、要记、要思考
一听。所谓听课,是相较于教师的“讲”而言的。
一听授课教师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艺术,是否简洁到位,起承转合是否自然,听着轻松,易于学生接受。二听教师对教材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三听上课教师怎样复习旧知识?怎样引入新知识?怎样启发学生思维?怎样指导学法?怎样巩固新知识?怎样组织学生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
二看。课堂上的课,不仅要听,也要看。
一看教师,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还要看板书的设计,多媒体的熟练使用,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特别是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处理是否巧妙……一句话,就是要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看教师的教。
二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一节课的“亮点”,通常是学生通过“学”而带给我们的。因此,听课者还应该关注的是学生怎样学。看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看学生发言、完成练习的情况;看学生与老师的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一句话,就是要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看学生的学。
三记。有效听课必须要掌握一些记录的技能和技巧,把整堂课的所有内容记录下来是没必要的,而应记录要点。要记录下授课者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应记录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
四思。就是想一想这堂课有什么特色?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结构是否合理?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灵活?板书是否合理?教态是否自然而亲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调动?教学效果是否好?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有哪些突出的优点和较大的失误?同时,还应思考“这节课假如是我执教,我会怎样上?”等问题。通过思考,从中吸取有益的方面,指导于自己的教学。
三、听课后及时整理和分析
听完课后,我们要及时整理自己的听课记录。听课时因节奏较快,难免会有遗漏的环节,课后重新回想一遍课堂流程,也可以直接将执教的内容拿到自己班上试试,看看效果如何,等等。必要时也可在原基础上重新设计教学思路,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当然,听课之后我们还要对课堂进行反复的推敲分析。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1.新课如何导入。2.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3.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4.课堂教学氛圍如何。5.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呈现的方式。6.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情况。思考之后,听课老师要进行比较研究,要和自己的备课思路进行对比分析,大胆地去粗取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吸收他人的优势经验,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
总之,看似平平常常的听课,要听有所获,还是有一定的讲究。笔者认为做好以上这几点,这不但可以提高听课老师的授课水平,而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听课,有利于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发展,使自己更快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姚沐杉.听课是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福建教学研究,2012(10):44-45.
[2]符顺扬.听课与评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新教育,2018年10期.
[3]吴嘉.听课、评课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J].当代教育,2014(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