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学生拟写作文标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就是文章明亮的眼睛,通过它读者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著名作家秦牧曾这样说:“好的题目,总是概括性很大,饶有深意,引人深思,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一个好的标题,总是简洁、新颖、生动、切合文意,是文章闪出的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人耳目一新、眼前豁亮的感觉。基于此,注重拟好文章的标题的指导,是写好文章的一项重要工作,语文教师要提醒学生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拟写标题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拟写文章标题的水平和能力。下面我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拟写文章的标题。
  一、诗歌入题
  诗歌入题,指引用或化用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歌曲内容作为文章的题目。中考满分作文的标题所用的诗歌都是十分优秀的,能引起我们共鸣。优秀的诗词、歌曲标题,讲究含蓄,避开直说,字里行间隐含着深意。
  拟这样的标题,我们可以先给文章定下一种调子,如果引用诗词名句,可以渲染浓郁的文化韵致,或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如果引用大家喜欢且熟知的歌曲,则可以活泼而不失文雅,贴近学生生活,或妙趣横生,给人一种风格迥异,个性鲜明的感觉。例如以“拼搏”为主题的文章,可以借助流行歌曲名或内容,拟以下一些题目:《爱拼才会赢》、《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彩虹》、《风雨无阻》、《自由飞翔》、《外面的世界》、《隐形的翅膀》、《在路上》、《执着》、《飞越迷雾》等。也可以借用化用古诗或新诗名句入题,具体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古英雄多磨難》、《为伊消得人憔悴》、《人间正道是沧桑》、《只有香如故》、《吾将上下而求索》、《长风破浪会有时》、《天生我才必有用》等。如“宽容”为主题词的作文题,可以用《一笑而过》为题,或者用《我要的不多》为题;以家庭为话题,可以用孙燕姿的《我要的幸福》,或者使用那英的《酒干倘卖无》为题。
  二、名言入题
  标题先声夺人,这是提升作文档次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运用精当而又能准确概括文章主旨的名言作为标题,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文章文采飞扬,让阅卷者为之瞩目,并对尚未谋面的文章产生较大的好感。
  运用名言入题,首先选取名言要精当,要符合文章的问题和中心;在此前提下,要致力追求标题的形象、生动和富有鲜明的个性。当然,如引用一句大家太过熟悉的名言,譬如关于“成功”这一主题的文章,用“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名句入题,就会给人落入俗套的感觉,这样的名言入题,效果定会适得其反。如果我们变通一下,研究到底是失败能导致人成功,还是成功更能导致人成功?可以写出这样的文章标题:《成功是成功之父》,这样的标题还是非常抢眼的,能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促使他们急于阅读文章,了解其中的蹊跷。例如以“拼搏”为话题的文章,可拟下列题目《永不言弃》、《痛并快乐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成功不是结束》、《百转千回》等。
  三、修辞入题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文章文采飞扬,读来赏心悦目。同样的道理,修辞入题,同样能让学生的文章熠熠生辉,流光溢彩。常常用来入题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对偶、双关、仿词、借代、呼告等。它像一个个闪光的发光体,以醒目、新颖、形象的优势,能很快抓住读者的眼球,激起读者万分阅读激情与欲望。
  修辞入题可以提升标题品味,采用修辞入题的文章题目很多。例如采用比喻入题的课文有:七年级上册中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八年级上册中舒乙的《都市精灵》,下册中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契诃夫的《变色龙》,等等。又如以“自信”为主题,采用拟人入题的文章题目可有:《我和自信有约》、《我心飞翔》等。
  四、组合入题
  组合入题就是在散文或记叙文中间夹几个小标题,让读者一看就知道本文写什么内容,眉目很清楚。几个标题组合成篇,每个标题之间有逻辑关系,也可以围绕一个话题的几个各自独立的材料。组合标题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选材更加自由灵活,省却许多过渡性的话语,也可以频繁更换地点、人物、镜头等,展示出曲折的情节。一般而言,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拟3—4个小标题为宜,过多、过少都有不太好。这样,为作文披上一件漂亮的外衣。
  要注意做到两个字:一是“准”,二是“巧”。所谓“准”,就是一定要扣住作文题目来衍生,这样才能扣住中心,从多方面对中心加以突破。“巧”,就是要尽量使设置的小标题精致紧凑,贴切自然,而不露人工雕琢的痕迹。更具体地说,拟定的小标题应当简明、准确地概括每部分的内容,小标题之间要注意必要的关联:或者结构一致,或者内容上属于并举,或者内容上属于层递,或者情节前后勾连。要注意各个小标题下的内容,必须锁定在指定的话题或主题之内,否则就会偏题或走题。
  五、公式入题
  公式入题,就是指以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公式作为作文的标题的框架,以及相关的内容连缀而成的作文题目。这样拟写作文题的好处很多:可以形象地表现文章的内容,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可以起到文字标题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具有强烈新奇感和吸引力。例如:关于“团结”为主题的作文,标题是“1 1 1﹥3”;以“拼搏”为话题的文章,标题是“自信 汗水 方法=成功”,而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则认为,天资 勤奋 机遇=成功。以上这些标题都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值得借鉴。有的标题即更令人叹为观止了,如:“天资 机遇=?”,“1 1 1=1”,“10-1=?”。初看这样的标题,先让人耳目一新,然后让人匪夷所思,认真读文章内容,再回顾标题,就会拍案叫绝。
  概而言之,我们要给学生作文松绑,鼓励学生自主表达,教会学生拟写作文题目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拟写作文题标题的能力,这是新课程理念对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殷切期盼。引导学生作文拟题可以从诗歌入题着手,可以从名言入题着手,可以从修辞入题着手,可以从组合入题着手,可以从公式入题着手,当然拟写作文标题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以引导学生拟写作文为己任,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不断总结,引导学生作文拟题的能力就会越强,学生作文拟题的水平和能力就会越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就会越高,新课标提出的作文教学的目标就必将早日实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孕前体重超标、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关系,及中医体质及证侯特征,为有效预防妊娠期糖尿病提出干预措施,为围产期保健提供循证学依据,为更好地
新课程标准提出:素质教育要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与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合作学习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体验学习,可以促进学生高水平的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穴位注射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收集符合各项标准的90例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温针组(给予单纯的
爱美是人的天性。一朵艳丽的鲜花能引起许多过往行人驻足﹑赞叹;一道优美的风景会吸引距万里之遥的人来观赏﹑赞美。现代的语文教材中蕴藏着大量的美学资源,语文教学也应是美的培育与熏陶。只要我们充分挖掘和精心设计创造,就能让学生从语文教学中感受到美﹑欣赏美,从而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  那么,语文教材里到底有哪些“美”呢?  一、引人入胜的风景美  当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谁能不为作者描绘出来的“春风图”﹑
阅读能力是人的重要能力,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僅关系着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影响到整个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将来的继续学习。因此,在历来的语文教育与改革实践中,阅读教学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往往很难达成,阅读能力和技巧的培养经常不能落实,学生一学期学习十几篇课文,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上百篇课文,还是不一定能有效地独立阅读。而且,很多学生随着年级的提升,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閱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在这里,我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谈的几点看法。  一、巧设思维情境,激起探究的欲望,并渗透学法指导  1.设置情节悬念。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时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应以促进学生自学能力、自主发展为宗旨,以新课标为指导,改革传统语文教学的方法,变“以教师讲为主”为“以学生读为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应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课前预习,学会自主阅读;质疑问难,学会自主问答;课堂学习,开辟自主空间。  关键词: 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 实效    所谓学生
作文教学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而言之,作文能力关系到各种语文考查考试,关系到眼前的升学。大而言之,作文能力关系到学生未来生活中的人际交流与沟通,如参加就业招聘,制定工作计划,各种工作调研报告和分析材料、各项工作总结等材料的构思与撰写,可以说,作文水平与能力是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生活的幸福的重要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