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地方土地出让收益比例的合法律性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996115122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土地出让收入的大头,土地出让收益一直是地方政府自己管理的小金库,是地方财政弥补其事权与财力不相匹配的主要来源。近几年来,国务院陆续通过一系列文件规定了地方土地出让收益的安排比例,特别是为了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要求地方政府提高土地出让收益安排比例,这是否合乎法律规定还有待探讨。本文运用了法律判断的特有的思维以及方法,通过寻找法律依据以及建构大前提再运用涵摄的过程,对该事例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问题作出了回答。
  关键词: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收益;中央;地方财政
  引言:土地出让收益一直是地方市县政府可以自由支配的财源,近几年来国务院陆续增加了其使用比例的规定,随着这种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务院会越来越扩大对地方土地收益比例的规定,使得地方可自由支配的范围越来越小。但是国务院的这种行为是不是剥夺了地方政府财政自由支配的权利,是否合乎法律规定呢?这关乎到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国家的建设发展以及一个国家法律威严的重要问题。本为对此行为的合法律性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浅析,希望能够进一步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案情简介[1]
  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的重大举措。为进一步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在2011年9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确定中央将继续增加资金补助,地方也要增加财政性资金投入,并加大省级统筹力度。提高土地出让收益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比重。土地出让收益一直是地方市县政府可以自由支配的财源,近几年来中央各部门陆续下文件,要求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10%用于保障房建设、10%用于教育投入、10%用于水利建设,加上2004年规定计提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目前已有45%的土地出让净收益被中央挂了号。
  二、法律问题
  土地出让收益是地方财政的一部分,但现在国务院为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特别是廉租房的建设,要求地方政府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的比例安排,这种行为是否合法律性?
  三、法律依据
  (一) 行政法规
  1、《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
  第5条 土地出让收入其他支出:包括土地出让业务费、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计提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支出、支付破 产或改制国有企业职工安置费支出等。
  2、《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 第2条第8项 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各地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适当提高比例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
  第3条第2项 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比例不低于10%
  (二) 部门规章
  1、《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0]95号)
  第2条 可将现行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安排不低于10%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统筹用于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2、《关于切实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通知》(财综[2011]41号)
  第3条 严格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资金,统筹用于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土地出让收益较多、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需求较大、公共预算难以满足相关资金需要的市县,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比例。
  四、大前提
  建构法律依据中法条的大前提:
  1、《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 第5条
  使用对象:土地出让收入
  使用范围:地出让业务费、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计提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支出、支付破产或改制国有企业职工安置费支出等
  2、《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第2条第8项
  使用对象:土地出让净收益
  使用范围:廉租住房保障资金
  使用比例:10%
  特殊情况:根据实际还可以提高比例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
  第3条 第2项
  使用对象:土地出让收益
  使用范围: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
  使用比例:不低于10%
  4、《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0]95号)第2条 可将现行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安排不低于10%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统筹用于发展
  使用对象:土地出让净收益
  使用范围: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公共租赁住房
  使用比例:不低于10%
  5、《关于切实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通知》(财综[2011]41号第3条
  使用对象:土地出让收益
  使用范围: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
  使用比例:不低于10%
  特殊情况:提高土地出让收益比例。
  适用条件:土地出让收益较多、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需求较大、公共预算难以满足相关资金需要的市县,据当地实际情况
  五、涵摄
  案例分析即建立小前提:
  使用对象:土地出让收益   使用范围: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
  使用比例:没规定
  特殊情况:提高土地出让收益比例。
  适用条件: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不足的地区
  对大小前提进行比对,主要是有两组概念需明确:
  1、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出让收益
  土地出让收益是土地出让收入中扣除相关计提费用后留下的部分,一般财政在利用土地收入时其实就是利用土地出让收益,所以在不涉及具体收益和收入的金额的计算时,我们可以把二者看作是相同的概念。
  2、廉租房建设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一部分,但保障性安居工程还包括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显然两者的外延是不一样的,但是从国务院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目的来看,是为了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而城镇廉租房又是其中让民众最获益的方式,所以在这些法条中,重点提出了廉租房保障资金支出,其实这些法条中的廉租房支出也包应该延伸至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合理支出,这样才能广泛发挥土地出让收入的功能和作用,创造更多的价值。
  综上分析,大小前提是相符的,小前提可以在大前提之下进行法律判断并得出相关法律结论。
  六、结论
  结论:国务院规定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若公共预算不足时,提高地方土地出让收益安排比例是合法律性的。这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对国家的统一管理,规范地方政府的财政,有利于土地出让收益用之于民,造福于民。
  注释:
  [1]案例来源: 题目 国务院:中央继续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补助 作者 廖书敏 来源 一财网 2011-09-19 18:54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9/1095268.html.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2]《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发[2006] 31 号.
  [3]《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务院国办发[2006]100号.
  [4]《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 .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
  [6]《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0]95号.
  [7]《关于切实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通知》,财综〔2011〕41号.
  [8]郑永流《法律判断的形成模式》,载《法学研究》2004年01期.
  [9]郑永流:《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及其方法》,载《法学研究》2006年04期.
  [10]土地出让金制度与地方政府行为.http://china.findlaw.cn/fangdichan/tudi/tdclj/tdcrjbj/24666.html
  最后访问时间2012-6-1
  [11]加强土地出让金监管 遏制土地出让金使用乱象
  http://www.022net.com/2008/10-20/426558303183340.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2-6-1
  [12]我国土地出让金: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http://www.rurallandlaw.cn/R_P_Show2.aspx?News_PI=3397最后访问时间2012-6-1
  [13]土地出让收入:一块难以分配的财政大蛋糕.
  http://www.0759home.com/news/7338-0.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2-6-1.
  (作者通讯地址: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其他文献
摘要:  林某与微信认识的朋友柯某一起,参加朋友陈某、王某、黄某等人组织的圆桌烧烤聚会,林某见柯某一直在玩一部iphone5手机,便笑着对柯某说:酒桌上不能玩手机。接着便趁柯某不备从柯某手中将iphone5手机拿过来装进自己口袋,柯某见状回答:我手机有设密码,你不知道密码拿了也没用。接着,大家继续吃烧烤、喝酒。期间,柯某手机一直响,柯某向林某讨要手机林某就是不还,说等下再说。一小时后聚会结束,王某
期刊
摘要:  股东权利的正确行使是股东保护自己利益和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保障,但是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控股股东掌控大权,中小股东的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为了进一步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维护公司利益,我国《公司法》规定了一系列股东诉权,虽然其中各项股东诉权侧重点不一,但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各项股东诉权意义重大而深远。  关键词:代表诉讼;撤销之诉;查阅请求之诉;强制解
期刊
我国检察机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检察机关,其职能应当反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相一致的检察活动的基本方向、基本任务和所起的主要作用,其在自身活动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本质基层检察院在工作中处理绝大多数案件,因此基层检委会的任务也最重、最具体,是重要的决策机构。加强检委会的建设,对于加强基层院的业务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决定检察委员会的法
期刊
摘要:  民诉法的修改给基层院民行检察监督工作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需要及时的总结和分析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中笔者围绕新民诉法对通州院民行检察工作带来的困难、挑战及影响进行论述,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商榷。  关键词:新民诉法;民行检察监督工作;影响  2013年是新民诉法实施的头一年,作为基层检察院民行部门,我们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和理念,积极面对新法给民行检察监督工作带来的新影
期刊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举足轻重,不容忽视。党中央明确提出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集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这其中,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个关键。处于最基层的村干部群体,虽然“官”不大,却掌握着农村政务及村民生活的大事小事。因此,为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及时清除“路障”,促进农村富裕、文
期刊
2012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同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简称“两法”)的修改,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法”的修改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需要,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要求,对着力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群众
期刊
一、简要案情  2010年4月,许某、王某、张某三人共同投资入伙经营客车营运,并签订了合伙协议,对合伙份额、权利义务、债务承担、终止方式等作了相关规定。因车辆权属登记在许某名下,合伙人对外各项经济账目均由许某签字确认,合伙人内部账务由三人共同签字确认。合伙期间各合伙人之间2011年8月31日前的合伙账务已结算,2011年9月1日后的账务未结算。  2012年5月,合伙人协商将合伙经营的车辆出售,许
期刊
摘要:  我国现行刑诉法的修改无论是涉及的范围、还是增加的条款、字数都是史无前例的。而刑诉法修改后对检察机关的司法警察工作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鉴于此,认真研究探索与修改后的刑诉法相适应的司法警察工作方式,以促进司法警察工作科学发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关键词:刑诉法修改;司法警察;工作方式;适应  此次刑诉法修改,总体来看,涉及到公民基本权力的保障、国家司法职权的调整、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
期刊
摘要:  众所周知,刑法目的对与刑法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传统刑法,对于刑法目的研究几乎可以概括为:惩罚犯罪,预防犯罪与保护法益(或者人权保护)。经过长期的司法实践表明,这一理论越来越受到挑战与质疑。那么本文将从一个全新的的视角研究刑法目的。通过梳理惩罚犯罪,预防犯罪,法益保护三者的之间的层次关系,推导出现代刑法的终极目的是平衡法益。平衡法益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一种高效的平衡,是一种实质的平衡。  
期刊
摘要:  暂予监外执行是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变更刑罚执行的重要法律制度之一。修改后的刑诉法对暂予监外执行制度做了较大幅度的增补和修改,扩大了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范围,严格了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明确了罪犯交付执行前后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和审批程序,改变了暂予监外执行的执行主体和执行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暂予监外执行制度。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发现修改后的刑诉法对暂予监外执行制度的修改还存在一些缺陷,需要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