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廉教授,您好!我们发现,做调查研究时,提出一个理论观点,需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支撑观点的论据。那么在调查研究中,怎样提炼出正确的观点,又怎样判断一个观点是否揭示了事物本质呢?
廉思:在我看来,真正的研究者不能总是透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而是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这就需要脚踏实地下真功夫,扎扎实实地做调查研究,把研究报告写在大地上。
调查研究,“入场”非常重要。我们始终坚持研究者必须“入场”。为了做好调查研究,我们的研究团队到大学与青年学生碰撞思想,到直播间与网络主播互动,到酒吧听流浪歌手演唱,到工厂与管理技术人员谈企业发展,到公益平台与社会组织从业者交心,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
“入場”不仅便于交朋友获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现场的氛围,尤其是心理氛围。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调研文章,模型方程很精美,逻辑推导很严谨,数据使用也没有问题,却感觉结论平平。我个人认为,可能是因为他们只是运用文献和数据做论据,没有实际到现场来感受、到一线来体会,没有个体的经验作为支撑,因此做出来的成果很难新颖、深入、打动人心。只有走进调查对象的圈子,成为“圈内人”,调研报告才能揭示真正相关的、有影响力的因素。
“入场”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被调查对象误解,苦寻受访者不可得,冥思苦想没有答案……这些都是时有发生的情况。因此,调查研究要经得起挫折,耐得住性子。别人的生活不是按照我们的日程来安排的,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屡见不鲜。
记者:您认为“入场”有哪些要领呢?怎样“入场”才能找出最有价值的研究材料呢?
廉思:我把“入场”的基本要领总结为“腿脚好、眼睛尖、嘴巴甜、脸皮厚”。同时,在现场切忌照相和录制视频,使用录音笔也要先征得对方的同意。要向调查对象说明,我们在报告中不会写出他们的姓名,参与与否全凭他们自愿,我们最终反映的是整体意见,不会突出某个人的观点等,以打消他们的顾虑。我们还要向调查对象强调,我们要听的是真实的声音,而不仅是恭维和赞扬。
但仅凭这几点口诀就想深度“入场”,还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学有一个概念叫“社会距离”,是指由于持不同观点的群体拥有不同的社会阶层地位,因此相互间的亲密程度也大相径庭。
我们的课题常是受国家有关部门的委托,所以常被群众误认为是“上面派来的人”,会与我们保持较远的距离。地方负责对接的同志也知道调研是上级交办的任务,往往会按照最优秀的标准推荐“典型人物”。这些显然与我们的调研预期不符,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群体的普遍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典型人物进行宣传和报道。
我们必须要倾听“过日子”的普通人发出的声音。只有透过这些声音和这些声音嵌入的实践,以及与之相伴的情感体验,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鲜活的人性和世情。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是我们的榜样。他几十年栉风沐雨,跋山涉水,笔耕不辍。每到一处基层调研,都会到村镇走走看看,还常常去农民家坐坐聊聊,有时就在那里用餐小憩。他要求调查者“真诚地面对每一个未知的领域,全神贯注地倾听”,而且事后还要反复听录音去体验访谈对象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种语气,以便抓住精髓。经过判断和筛选,从中找出最有价值的研究素材。
记者:您认为,“入场”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廉思:在“入场”时,要谨慎使用物质感谢方式。我们调查相对弱势的群体,直接给调查对象礼金时,会被认为是在可怜他们,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们在做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和快递从业青年群体调查时,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个别调查对象认为,接受我们的访谈,为自己的群体发声,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绝不能收钱,否则就是动机不纯。尽管我们再三强调,这不是普通的聊天,是正规的调查,有经费的保障,他们仍坚持认为:自己虽然不富裕,但人穷志不短,没听说聊天还能拿钱的,死活不要。后来我们采取的形式是,将礼金转换为水果、食材、点心之类的礼物,在调研过程中,和调查对象边吃边聊,既表达了我们的感激,也缓解了现场的紧张。
同时还应注意,“入场”过程中,不同的场景因素(包括提问环境、与访谈对象相处的时间以及调查者的年龄性别等)都会影响调研材料的结论。一个提纲,单独问(访谈),和当着某个人或一群人一起问(座谈),得到的结果会不同。一份问卷,是通过官方渠道下发,还是课题组私下下发,得到的结果也会大不相同。对调查者而言,需要从调查对象的角度出发,仔细分析他们为什么这样说,他们给出的说法依据是什么,他们是对谁说的、在哪里说的,要努力还原调查时的场景。因此,调研中“说法”“做法”和“想法”三者的辩证关系十分重要,一定要处理好。
(责任编辑:闫正宇)
廉思:在我看来,真正的研究者不能总是透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而是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这就需要脚踏实地下真功夫,扎扎实实地做调查研究,把研究报告写在大地上。
调查研究,“入场”非常重要。我们始终坚持研究者必须“入场”。为了做好调查研究,我们的研究团队到大学与青年学生碰撞思想,到直播间与网络主播互动,到酒吧听流浪歌手演唱,到工厂与管理技术人员谈企业发展,到公益平台与社会组织从业者交心,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
“入場”不仅便于交朋友获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现场的氛围,尤其是心理氛围。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调研文章,模型方程很精美,逻辑推导很严谨,数据使用也没有问题,却感觉结论平平。我个人认为,可能是因为他们只是运用文献和数据做论据,没有实际到现场来感受、到一线来体会,没有个体的经验作为支撑,因此做出来的成果很难新颖、深入、打动人心。只有走进调查对象的圈子,成为“圈内人”,调研报告才能揭示真正相关的、有影响力的因素。
“入场”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被调查对象误解,苦寻受访者不可得,冥思苦想没有答案……这些都是时有发生的情况。因此,调查研究要经得起挫折,耐得住性子。别人的生活不是按照我们的日程来安排的,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屡见不鲜。
记者:您认为“入场”有哪些要领呢?怎样“入场”才能找出最有价值的研究材料呢?
廉思:我把“入场”的基本要领总结为“腿脚好、眼睛尖、嘴巴甜、脸皮厚”。同时,在现场切忌照相和录制视频,使用录音笔也要先征得对方的同意。要向调查对象说明,我们在报告中不会写出他们的姓名,参与与否全凭他们自愿,我们最终反映的是整体意见,不会突出某个人的观点等,以打消他们的顾虑。我们还要向调查对象强调,我们要听的是真实的声音,而不仅是恭维和赞扬。
但仅凭这几点口诀就想深度“入场”,还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学有一个概念叫“社会距离”,是指由于持不同观点的群体拥有不同的社会阶层地位,因此相互间的亲密程度也大相径庭。
我们的课题常是受国家有关部门的委托,所以常被群众误认为是“上面派来的人”,会与我们保持较远的距离。地方负责对接的同志也知道调研是上级交办的任务,往往会按照最优秀的标准推荐“典型人物”。这些显然与我们的调研预期不符,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群体的普遍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典型人物进行宣传和报道。
我们必须要倾听“过日子”的普通人发出的声音。只有透过这些声音和这些声音嵌入的实践,以及与之相伴的情感体验,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鲜活的人性和世情。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是我们的榜样。他几十年栉风沐雨,跋山涉水,笔耕不辍。每到一处基层调研,都会到村镇走走看看,还常常去农民家坐坐聊聊,有时就在那里用餐小憩。他要求调查者“真诚地面对每一个未知的领域,全神贯注地倾听”,而且事后还要反复听录音去体验访谈对象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种语气,以便抓住精髓。经过判断和筛选,从中找出最有价值的研究素材。
记者:您认为,“入场”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廉思:在“入场”时,要谨慎使用物质感谢方式。我们调查相对弱势的群体,直接给调查对象礼金时,会被认为是在可怜他们,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们在做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和快递从业青年群体调查时,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个别调查对象认为,接受我们的访谈,为自己的群体发声,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绝不能收钱,否则就是动机不纯。尽管我们再三强调,这不是普通的聊天,是正规的调查,有经费的保障,他们仍坚持认为:自己虽然不富裕,但人穷志不短,没听说聊天还能拿钱的,死活不要。后来我们采取的形式是,将礼金转换为水果、食材、点心之类的礼物,在调研过程中,和调查对象边吃边聊,既表达了我们的感激,也缓解了现场的紧张。
同时还应注意,“入场”过程中,不同的场景因素(包括提问环境、与访谈对象相处的时间以及调查者的年龄性别等)都会影响调研材料的结论。一个提纲,单独问(访谈),和当着某个人或一群人一起问(座谈),得到的结果会不同。一份问卷,是通过官方渠道下发,还是课题组私下下发,得到的结果也会大不相同。对调查者而言,需要从调查对象的角度出发,仔细分析他们为什么这样说,他们给出的说法依据是什么,他们是对谁说的、在哪里说的,要努力还原调查时的场景。因此,调研中“说法”“做法”和“想法”三者的辩证关系十分重要,一定要处理好。
(责任编辑:闫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