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儿歌,乐学拼音

来源 :当代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早上,我刚来到校门口,一个嫩生生的声音传了过来:“老师,老师,我分清“ui”和“iu”了。”看到他稚气而又充满兴奋的样子。我有点像丈二和尚一一摸不着头脑了。(因为这个孩子平时很内向,从来不爱多说话,今天能在大门口拦着我,一定有什么高兴的事了。)我便下去问道:“黄美迪,你分清了什么?”“老师,我分清了ui和iu了。”说着便随手从口袋拿出两张自制的卡片。(刚开学,我就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一些拼音卡片带在身上,随时都可以拿出来读)“ui、iu”,很认真地读了起来。真的,他真的会读了,分得很清楚,一点也不含糊。我不由伸出手,摸摸他的小脑袋,他害羞地笑了笑,然后高兴地跑上教室,一边跑一边说,“我分清了,我分清了……”看着他远去的身影,我有些讶异了,这两个以前让学生一分不清楚,记不住的拼音,怎么一夜之间,他就记住了呢?怀着好奇的心情,我快步来到教室,全班同学都端正地坐在位置上,高兴地望着我。看到这情景,我有点明白了,同学们想要我考考他们了。于是,我便装着一点都不知道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今天为什么这样高兴呢?”“老师,我分清了ui和iu了”“老师,我也分清了”“老师,我也分清了,而且还记住了呢?”全班同学七嘴八舌地嚷了起来。看着他们那认真而又想让老师相信的样子,我随手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ui”。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读:“ui ui ui,i在u后尾。”接着,我又写下“iu”,同学们又异口同声地说:“iu iu iu,i在u前头。”我有点不大相信,就指名让三四个平时对拼音不过关的同学来认读,他们都一一认了出来。随后,我有意变换着出现这两个拼音。他们都很快地分清楚了。为了进一步检查他们是否真的掌握了,我便要求同学们拿出作业本,完成黑板上的作业,于是,我在黑板上出了这样几个音节:dm liu yang liu……我还没放下粉笔,下面叮叮咚咚就举起了小手,我下去检查,发现全班46位学生,除了一个弱智的没有写出来,其他都写出来了。看到这情景,我高兴地鼓起了掌,同学们也跟着我鼓起了掌,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一位同学举起了小手。我便问:“刘新政,你有什么问题吗?”只听见他回答说:“老师,我不但记住了“ui”和“iu”,“ie”和“ei”,我也分清楚了。…‘老师,我也是分清楚了。”“老师,我也是分清楚了,不相信,您考考我们。”我又在黑板写了“ie”和“ei”,他们真的分清了。我奇怪地问他们:“你们是怎样分清楚的?”“老师,昨天上课时,你不是教了我们吗?我们就是这样分清楚的。”
  噢,原来是这样。昨天,我们学习复韵母ai ei uian au iu ie tie er(在上课时,我就告诉学生“ui”和“iu”,很容易混淆,以前我所教的学生,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都不能区别。有些学生到现在都没办法分清。)在教学这两对容易混淆的拼音时,我就一改以前的传统教学方法,(那就是按顺序教学的方法),把这两对韵母抽出来,进行比较,让学生先说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学生得出了答案:共同点是ui和iu都是由单韵母i和u组成,不同点就是ui这个韵母是u在前,i在后,iu这个韵母是i在前,u在后,ie和ei的共同点是由e和i组成,不同点也是一前一后。到了这个关键时刻,我立刻出现了一句儿歌:ui ui ui,i在u后尾,iu iu iu i在u前头。然后教学生认识ui和iu,很快,学生分清楚了。接着,我要求学生学习ei和ie这两个韵母,有些聪明的学生很快照花言巧语画瓢,也编出了一句儿歌。ei ei eii在e后尾,ie ie ie i在e前头。虽然,这儿歌没有刚才学ui和iu时那么朗朗上口,但他们也知道读了,而且也区分了。剩余时问,我就叫学生书写这四个韵母。一节课就下课了。然后,就出现上述所说的一幕了。富有童真的儿歌,使学生边读脑子里邊内现有趣的里面,同时,在念的过程中又巩固了这些韵母了。
  汉语拼音教学是识字与写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把拼音教学放在教材的起始阶段,新生入学7~8接触的是拼音,小学生活从拼音开始。由此可见汉语拼音编排的重要性。新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鉴于拼音符号抽象枯燥的特点,在教学时,我就尽可能地利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认识这些抽象枯燥的拼音符号。所以,在学习ai ei uiao ou iu ie tie er九个复韵母时,我就采用了儿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认识区别熟记ui和iu,ie和ei。因为儿歌是一种将所学内容本身转化为音乐智慧的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爱动、活泼可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在拼音教学中,无论是教字母的发音,还是记忆字母的形式,运用大量的儿歌,不仅加快了同学们的记忆力,也使同学们感受到了韵律的节奏美。因此,就收到了颇丰的效果。
  “善教育,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育,师勤而功半。”只有采用优化的汉语拼音教学,才能使拼音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这一规定把素质教育与其他种种不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区分开来了。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
期刊
【摘要】一、积累习作材料,培养写作兴趣;二、写好习作批语,增强写作兴趣;三、做好习作讲评,激发习作兴趣。  【关键词】培养;写作;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小学生学习上如果有了浓厚的兴趣,将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习效果大大增强。写作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学生作文积极性的重要心理因素。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
期刊
【摘要】新课程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出了明确专业能力要求。教师既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又是课程资源利用的整合者,通过课程资源有目的、有组织的投放,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建构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中职物理;课程资源;整合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现实生
期刊
在长跑教学中,传统的观点认为“极点”的出现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只有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克服“极点”的痛苦,才能达到耐力的提高。  1耐久跑教学中的三要素  1.1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考虑到耐久跑教学的实际情况,加上耐久跑的自身特点。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耐久跑知识的传授、灌输讲解上,而且还表现为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认识和挖掘调动上。本身学校体育“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培
期刊
【摘要】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平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作文,打破传统作文教学的局限性,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远程教育资源;作文教学;应用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问,减少写作对学生的束缚,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培养习作的自信心,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樂!让写作的兴趣与自信
期刊
新课程要求为了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小学作文指导应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贴近他们的生活。在保护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同时,给予适当的写作技能指导,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为较好地实现此目标,在教学中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从而使他们乐于作文,善于作文。  1细心观察积累素材  小学生学习写作文主要以生活为基础。但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少,兼之许多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和积累素材,一到写作文就只好编造左一个
期刊
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都将在班级活动中呈现出来。而班主任每天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一些“婆婆妈妈”的事,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如果把这些繁琐事加以量化,就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了。学生也就有了自律目标。其操作方法如下:  1将学生的日常行为量化归类  我们把学生的日常行为归类为:尊敬国旗、佩戴标志、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爱护公物、完成学习任务、路队纪律、迟、早退、旷课共十项,每
期刊
“导学”顾名思义,“导”使之“学”也,即通过教师的“导”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进行自我探讨内化,以达到“教”为“不教”的目的。一方面是“导学”,即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督导学生学会规范,教导学生学会发展;另一方面是“导学制”,即探究这一实施过程中教育运行机制及发展模式,坚持“学为主体,导为主线,能为主旨”的教学思想,着力寻求“教”与“学”之问的最佳结合点,师生多向互动的“共振点”,引导
期刊
高等学校的辅导员在高校里有着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着最基层也是最直接的管理,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那么,如何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好新形势下的辅导员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思想教育就业指导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
期刊
三个古希腊哲学家,由于争论和天气炎热而感到疲倦,于是在花园里的一棵大树下躺下来休息一会,结果都睡着了。这时一个爱开玩笑的人用炭涂黑了他们的前额。三个人醒来后,彼此看了看,都笑了起来。但这并没有引起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的担心,因为每个人都以为是其他两个人在互相取笑。这时其中有一个人突然不笑了,因为他们发觉自己的前额也给涂黑了,那么他是怎样觉察到的呢?你能想出来吗?  答案:为了方便,用甲,乙,丙分别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