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现行的职业教育存在着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专业体系与产业和职业岗位不对接、课程体系与岗位技术标准不对接、教材内容脱离企业实际、专业设置滞后于经济发展以及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偏等问题,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职业 教育理念 局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现代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
一、现代职业学校的教育理念
1、终身教育观念
现代职业教育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其教育目标已扩展整个职业生涯,以适应人们不断学习、发展和转换岗位的需要。
2、综合素质教育观念
现代职教观念认为,职业能力不是指狭义的职业技能,而是包括综合素质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它不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非专业技术的职业素质。
3、发展与创新教育理念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都要求现代职业教育应培养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方式的变更、工艺流程的更新要求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创新与开拓能力。
4、从培养目标来看,既要为适应周围的环境对自身进行改造,又要改造周围的环境。相对而言,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素质的塑造和培养,更多的是依靠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来完成。因为按照我国高职高专目前的实际状况,除了专业学习之外,其它的绝大多数有关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基本上都落在学生工作这块,因此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做到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
二、职业教育理念的局限性
教育系统内部由于体制、机制及制度等不完善,以致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偏低。
1、现行的职业教育存在着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专业体系与产业和职业岗位不对接、课程体系与岗位技术标准不对接、教材内容脱离企业实际、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被普遍采用等问题。这导致职业教育失衡严重,同时也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
2、现行的职教体系明显存在着基础教育阶段职业启蒙教育不足。本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缺位,中、高等职业教育不能衔接,职教与普教及其他教育类型隔绝等问题,这是造成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院校育人环境(包括:“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等)的某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教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质量。四是由于宏观调控不力,造成许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重复和课程体系重叠,教学资源浪费,培养模式单一,许多职业院校缺乏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学生也得不到系统的职业技术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三、教育系统外部发展条件的限制
教育系统外部发展条件的限制,使得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偏低。
1、传统的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工作环境相对艰苦、收入待遇相对偏低、社会地位不高,学生及家长选择职业学校多属被逼无奈,并非自觉自愿。在中国传统观念“读书做官”思想的影响下,选择职业学校如同“矮人三分”,加之前些年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相对缓慢,对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吸引力相对较低。
2、一些行业、企业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存在着“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以致由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进而导致职业教育学生情绪低落,学习习惯不好、惰性大,普遍缺乏对未来的信心和追求,学习动力不足。
3、办职业教育必须要有行业背景,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能够确保校企合作的较完善的法规制度,以致行业、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一些企业由于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忽视了职工培训、岗位培训并缺乏培养制度,难以形成技能型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梯队。再加上宏观上缺乏系统化、规模化和制度化的科学培养体系,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存在困难和弊端。
四、职业技术人才成才环境不完善
由于职业技术人才成才环境的不完善,导致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与社会及市场需求脱节。许多职教院校缺乏办学特色,其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都较差,教育教学质量被质疑。职业教育以培養技能型人才为己任,而技能型人才的成长是个长期的过程,除了依靠职业教育,还需要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核心能力(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支撑劳动者在职业或岗位上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能力或才干的关键能力)的培养以及在职进修培训等多方面的协作配合。因此,职业教育学生成才立交桥问题颇受社会的关注。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要前提。首先,教育阶段应该为普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复合型技能人才的成长提供教育基础。技能型人才的升学立交桥主要是指中职生升入高职,进而升入本科和硕士、博士教育阶段这样一个升学通道。但是,目前面向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制度依然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为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供给问题。其次,中、高职毕业生就业以后,经历了“职业发展--再发展”的职业生涯道路。从初级工到中级工,再发展成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甚至到教授级技师,这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发展轨迹。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没有为这条职业通道开辟坦途,相应的待遇也没有跟上。再次,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职校毕业生的创业成才之路则更加艰难了。
五、政策法规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政策法规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会影响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由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将“高职”定位于“高专”)的政策导向,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某些制约。第二,目前的宏观政策方面,尚缺乏系统有力的推动和保障技能型人才成长的长期性政策体系。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之间的衔接与融通、职业资格框架体系等重要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这不利于解决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发展。第三,在企业内部,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相比,工资待遇偏低的现象长期普遍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未将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措施,甚至导致高技能人才流失严重。
注:本篇文章是(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的课题论文,课题名称《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契合研究》课题编码 1305051320 ,课题说明(阶段性成果)。
现代职业 教育理念 局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现代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
一、现代职业学校的教育理念
1、终身教育观念
现代职业教育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其教育目标已扩展整个职业生涯,以适应人们不断学习、发展和转换岗位的需要。
2、综合素质教育观念
现代职教观念认为,职业能力不是指狭义的职业技能,而是包括综合素质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它不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非专业技术的职业素质。
3、发展与创新教育理念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都要求现代职业教育应培养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方式的变更、工艺流程的更新要求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创新与开拓能力。
4、从培养目标来看,既要为适应周围的环境对自身进行改造,又要改造周围的环境。相对而言,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素质的塑造和培养,更多的是依靠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来完成。因为按照我国高职高专目前的实际状况,除了专业学习之外,其它的绝大多数有关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基本上都落在学生工作这块,因此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做到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
二、职业教育理念的局限性
教育系统内部由于体制、机制及制度等不完善,以致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偏低。
1、现行的职业教育存在着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专业体系与产业和职业岗位不对接、课程体系与岗位技术标准不对接、教材内容脱离企业实际、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被普遍采用等问题。这导致职业教育失衡严重,同时也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
2、现行的职教体系明显存在着基础教育阶段职业启蒙教育不足。本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缺位,中、高等职业教育不能衔接,职教与普教及其他教育类型隔绝等问题,这是造成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院校育人环境(包括:“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等)的某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教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质量。四是由于宏观调控不力,造成许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重复和课程体系重叠,教学资源浪费,培养模式单一,许多职业院校缺乏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学生也得不到系统的职业技术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三、教育系统外部发展条件的限制
教育系统外部发展条件的限制,使得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偏低。
1、传统的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工作环境相对艰苦、收入待遇相对偏低、社会地位不高,学生及家长选择职业学校多属被逼无奈,并非自觉自愿。在中国传统观念“读书做官”思想的影响下,选择职业学校如同“矮人三分”,加之前些年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相对缓慢,对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吸引力相对较低。
2、一些行业、企业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存在着“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以致由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进而导致职业教育学生情绪低落,学习习惯不好、惰性大,普遍缺乏对未来的信心和追求,学习动力不足。
3、办职业教育必须要有行业背景,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能够确保校企合作的较完善的法规制度,以致行业、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一些企业由于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忽视了职工培训、岗位培训并缺乏培养制度,难以形成技能型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梯队。再加上宏观上缺乏系统化、规模化和制度化的科学培养体系,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存在困难和弊端。
四、职业技术人才成才环境不完善
由于职业技术人才成才环境的不完善,导致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与社会及市场需求脱节。许多职教院校缺乏办学特色,其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都较差,教育教学质量被质疑。职业教育以培養技能型人才为己任,而技能型人才的成长是个长期的过程,除了依靠职业教育,还需要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核心能力(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支撑劳动者在职业或岗位上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能力或才干的关键能力)的培养以及在职进修培训等多方面的协作配合。因此,职业教育学生成才立交桥问题颇受社会的关注。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要前提。首先,教育阶段应该为普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复合型技能人才的成长提供教育基础。技能型人才的升学立交桥主要是指中职生升入高职,进而升入本科和硕士、博士教育阶段这样一个升学通道。但是,目前面向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制度依然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为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供给问题。其次,中、高职毕业生就业以后,经历了“职业发展--再发展”的职业生涯道路。从初级工到中级工,再发展成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甚至到教授级技师,这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发展轨迹。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没有为这条职业通道开辟坦途,相应的待遇也没有跟上。再次,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职校毕业生的创业成才之路则更加艰难了。
五、政策法规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政策法规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会影响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由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将“高职”定位于“高专”)的政策导向,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某些制约。第二,目前的宏观政策方面,尚缺乏系统有力的推动和保障技能型人才成长的长期性政策体系。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之间的衔接与融通、职业资格框架体系等重要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这不利于解决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发展。第三,在企业内部,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相比,工资待遇偏低的现象长期普遍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未将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措施,甚至导致高技能人才流失严重。
注:本篇文章是(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的课题论文,课题名称《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契合研究》课题编码 1305051320 ,课题说明(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