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96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洪巍, 来源:国际学术动态 年份:2018
合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正促使生命科学研究从“发现”向“创新”跃升,从“基础认识”向“工程设计”转化。为推动我国合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加强中美两国从......
[期刊论文] 作者:于洪巍, 来源:国际学术动态 年份:2009
生物技术最新进展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cent advances in Biotechnologies)于2008年4月7-9日在浙江大学举办。学术负责人有于洪巍教授(浙江大学),刘铮教授(清...
[期刊论文] 作者:王盼盼, 于洪巍, 来源:合成生物学 年份:2022
酶是一种天然的催化剂,与化学催化剂相比,酶往往具有独特而卓越的催化性能。对酶的挖掘、改造和应用一直是生物工程重要研究方向。随着酶的挖掘和改造技术不断发展进步,酶催化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维生素工业生产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早已实现发酵......
[期刊论文] 作者:麻静波,于洪巍,, 来源: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年份:2013
以来源于类红球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的羧酸酯酶RspE为催化剂,首次探讨了它在有机溶剂中的催化特性,并在研究中将1-苯乙醇与乙酸乙烯酯的转酯反应作为模型反应。比较5...
[期刊论文] 作者:汤晓玲,于洪巍, 来源: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年份:2011
对菌株Rhodobacter sphaeroides的RSP-2728酯酶基因进行立体选择性定向进化研究,建立了有效的定向进化策略,以及通过扁桃酸甲酯水解反应所产生的酸根离子浓度来监测酶活的高...
[期刊论文] 作者:徐红娜,于洪巍,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年份:2013
通过分子克隆手段获得大肠杆菌来源的羧酸酯酶BioH,采用定向进化的方法提高该酶的水解活性以提升其应用价值.通过PCR扩增,从大肠杆菌K12菌株中克隆得到羧酸酯酶BioH基因,目的基因......
[期刊论文] 作者:陈明凯,叶丽丹,于洪巍, 来源: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2021
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的化合物,部分具有抗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食品、保健品以及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随着对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采用代谢工程手段构建了多种萜类产物的高产酿酒酵母工程菌......
[期刊论文] 作者:周萍萍, 叶丽丹, 于洪巍,, 来源:生物产业技术 年份:2019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天然高附加值化学品和大宗化学品可以通过在微生物底盘细胞中构建人工合成途径来进行生产。然而外源途径基因的不平衡表达以及有毒中间代谢...
[期刊论文] 作者:王珏,王丹,张兵,于洪巍, 来源: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2012
为了实现米黑霉脂肪酶(Rhizomucor miehei Lipase,RML)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并得到大量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肪酶,首先通过3种方式提高RML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蛋白的表达量...
[会议论文] 作者:吕小妹,王凡,叶丽丹,于洪巍, 来源:2016年合成微生物学与生物制造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期刊论文] 作者:沈萨萨,姜灵,陆杰,于洪巍,, 来源:化工进展 年份:2014
采用假单胞菌脂肪酶Pseudomonas sp.ECU1011催化乙酰基邻氯扁桃酸进行不对称水解,利用突变后的扁桃酸消旋酶(V29I)对拆分后的产物S-(-)-邻氯扁桃酸进行消旋,消旋后的邻氯扁桃酸经...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锟,关怡新,于洪巍,姚善泾, 来源:化工学报 年份:2014
猪肝酯酶(PL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光学活性醇或羧酸合成的水解酶。大肠杆菌异体表达为大规模生产猪肝酯酶1,同工酶提供了可能,但表达过程中会形成包涵体,需经体外重折叠恢复其生物活......
[期刊论文] 作者:魏笑莲,钱智玲,陈巧巧,于洪巍, 来源:合成生物学 年份:2021
随着现代遗传改造技术的发展,以基因重组、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生物技术为食品产业颠覆性变革奠定了重要基础。遗传改造微生物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
[期刊论文] 作者:吴伟鹏,于洪巍,叶丽丹,周萍萍,姚震,边旗, 来源: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年份:2018
香叶基香叶醇(geranylgeraniol,GGOH)是生产香料、药物、维生素A和E的重要中间体,其生物活性构型为(E,E,E)-GGOH。为了提高酿酒酵母的(E,E,E)-GGOH产量,在表达了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
[期刊论文] 作者:黄钦耿,黄炜乾,蒋顺进,于洪巍,赵颖,唐谢芳,周绍迁,王英, 来源: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年份:2022
为了开发利用地源性绿茶茶渣,制备功能性菌茶生物饲料,试验首先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及驯化筛选的方法进行功能性菌株的定向选育,然后通过“一罐多菌”的方式对不同功能菌株进行液体混合培养,并以菌落总数、粗蛋白、酸溶蛋白、总酸及限制性氨基酸的含......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