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02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宗让,, 来源:江汉学术 年份:2018
“慎独”是心性儒学最核心的观念,在儒家经典中多次出现.历来对“慎独”的阐释有逐渐深入的趋势,最终达到了“独体”.“独体”不是封闭的,而是灵明的、动态的、开放的,本身就...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宗让,, 来源:吕梁学院学报 年份:2018
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成果丰富。近代以来,中国在科技方面的落后主要是社会政治的原因,而不是学术思维层面的原因。儒学影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面貌,形成了独特的科技理念。伴随着...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宗让,, 来源: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2019
"天道"是儒学对"自然之天"的哲学性反思。《礼记·哀公问》中孔子论述了"天道"的特质:不息不已、可大可久、不言而成、明德垂范。儒学修身的最高追求就是效法"天道"与"圣...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宗让, 来源:美育学刊 年份:2019
与世界各大文明和文化相比,儒学对艺术的重视可谓独树一帜。艺术诉诸情感,儒学核心价值“仁”扎根于情感,并从情感出发建构了道德伦理。《论语·泰伯》之“兴于诗,立于礼...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宗让, 来源:武术研究 年份:2018
儒学是内外兼修、文武并重的学说,儒家自古就有尚武精神。"国术"在民国年间受到重视,当时著名武术家孙禄堂先生在"拳与道合"的基础上整合了三大内家拳种。"国术"的目标是强国强种,......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宗让,,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体知"由杜维明先生于1985年提出。原始儒学的"体知"特质体现于艺术、情感及内外兼修的修身方式,这一视角可以同情地进入原始儒学鲜活的生命世界。"体"的优越性表现在三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宗让,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仁礼一体"的特质体现于"仁内礼外""仁始礼终""仁礼互摄",对"仁"与"礼"的不同侧重导向了"亲亲"与"尊尊"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二者都为治道服务,但历来对儒家"亲亲"为先的价值取...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宗让,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儒学核心价值之"仁"除了内在情感之外,还有外在事功的维度,孔子许管仲以仁说明了这一点。战国以后的儒学逐渐内转,某种程度上放弃了外向的追求。孔孟都有过从政的经历,原始儒...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宗让, 来源:商业研究 年份:2017
自古以来,儒学被认为在实用层面上有所欠缺。研究儒家哲理与财富的关系必先了解"道"与"术"的关系,学界在这方面的看法可以归结为"不通"、"直通"与"曲通",其中"曲通"才是对儒家"道术"关系的......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宗让,, 来源:济宁学院学报 年份:2019
由于对"仁"与"礼"的不同侧重,儒家修身可分为内外两条路径。"中出"是由心性本体向外推扩,"外入"是从礼仪入手来转化人性。孔子灵活地把握了内外之间的动态平衡。孔子之后,儒...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宗让,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2018
儒学注重修身与实践的特性决定了其本体就是主体,而不是抽象的实体,这也是儒学的特色。原始儒学、宋明儒学、当代新儒家都延续了这一"为己之学"的核心生命。当前儒学研究领域的......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宗让,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历来对“格物致知”的阐释以德性论和知识论为两大趋向。“格物致知”相当于“执两用中”的中庸智慧。《礼记·大学》原文对“格物致知”的阐释并未缺失,从“听讼”来实...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宗让, 来源: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年份:2019
人性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之重点。孟子的性善论具有开创性贡献,其中也继承了前代儒家学者的思想。在孔子与孔门后学那里,性善论已经初露端倪。从孔子到孟子是性善论从背景到前台...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宗让, 来源:中医药文化 年份:2020
《黄帝内经》很重视长寿、养生之道,并从形而上到形而下不同角度总结了五个层次的长寿养生理论,可以概括为:明阴阳四时之道,养恬淡虚无之德,精神内守,真气充实,形色端正.“道...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宗让, 来源:孙子研究 年份:2021
从“道”与“术”的层面来看,中国古代兵学圣典《孙子兵法》主要包含四重策略:一、在战争伦理上主张慎战,用“全胜”来保全生命与财产,体现了仁道。二、战略上要凝聚人心,加强综合国力,倚重外交。三、战备层面要提升应对能力,深化军民融合,建立联动机制,重视情......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宗让, 来源:商业研究 年份:2017
内容提要:自古以来,儒学被认为在实用层面上有所欠缺。研究儒家哲理与财富的关系必先了解“道”与“术”的关系,学界在这方面的看法可以归结为“不通”、“直通”与“曲通”,其中“曲通”才是对儒家“道术”关系的正确理解。先秦时代的儒家以“士”为己任,很少从事商......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宗让,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历来对“格物致知”的阐释以德性论和知识论为两大趋向.“格物致知”相当于“执两用中”的中庸智慧.《礼记·大学》原文对“格物致知”的阐释并未缺失,从“听讼”来实现“诚...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宗让, 杜维明,,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18
"天人合一"已经成为了华夏文明的标签,但其内涵却言人人殊。儒家哲学是天道与人道的会通,"圣人"是"天人合德"的典范。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者",是赞美孔子体现了儒家至德"中庸...
[会议论文] 作者:杜维明,白宗让, 来源: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 年份:2017
扎根于儒家传统的"精神人文主义"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深刻洞见.表面上,这一思想既不涉及在多极化世界秩序之下中国和平崛起的承诺,也不涉及所谓的"第一世界"接纳中国成为一名重要参与者的意愿.但是,站在思想界的角度观之,如何能够找到一条通往和平的道路、如何通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