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0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谌取鼎,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谌取鼎,, 来源:中级医刊 年份:1988
并殖吸虫病是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及南美洲。迄今共发现并殖吸虫50种,亚洲竞占36种。我国引起并殖吸虫病的主要有卫氏并殖吸虫(P.west...
[期刊论文] 作者:何清,谌取鼎, 来源:医药导报 年份:1998
对比观察4种抗病毒方案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分4组,Ⅰ组21例,干扰素300万U,im,qod×24周;Ⅱ组14例,干扰素300万U,im,qod,乙肝疫苗10μg,sc,q15d×24周,阿昔洛韦1g,静脉滴注,qd×60d;Ⅲ组36例,干扰素300万U,im,qod×24周;叶下珠......
[期刊论文] 作者:何清,谌取鼎, 来源: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份:1998
为了观察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用叶下珠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4例,结果HBV DNA转阴率44.4%,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叶下珠联用干扰素具协同作用,可以提高治疗慢性......
[期刊论文] 作者:谌取鼎,王其南,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9
本文报告用腹膜透析疗法抢救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并发急性肺水肿11例。透析前经内科治疗均未取得明显效果。采用剖腹插管或腹腔穿刺术腹透。以含3~5%葡萄糖透析液,每次1000~1500m......
[期刊论文] 作者:谌取鼎,王其南, 来源:四川医学 年份:1989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脑膜炎在50~60年代的病死率高达50~77%。20年后的今天,本病病死率仍然很高。我们所见的病例中,1970年以后病死率仍为55.5%(7/13)。因此,我们对本病进...
[期刊论文] 作者:谌取鼎,王其南,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2
本文复习了我院1961至1991年间共收治的败血症1009例,对其中并发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的78例作了回顾性分析.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最常见.CNS症状的出现以脓毒-栓...
[期刊论文] 作者:谌取鼎,王其南,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0
在慢性脑膜炎中以结核性脑膜炎最常见,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较少见,但其预后更为严重。这两种疾病若不能及时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常导致死亡,脑疝是常见的死因。近来,我们对两...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其南,谌取鼎,, 来源:四川医学 年份:1985
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的出血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早在60年代,已有一些作者对出血机理作了探讨。70年代后期以来,对本病的出血机理研究更为深入。现将有关因素分述于后...
[期刊论文] 作者:谌取鼎,王其南,, 来源:四川医学 年份:1986
一、出血热肾功能衰竭发病机理多年来,一直认为本病是由于病毒直接作用于人体血管,引起金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损害。皮质入球动脉收缩,导致弓形动脉和髓质直小动脉短路开放,...
[期刊论文] 作者:谌取鼎,王其南,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84
近年来,我们用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6例,其中并发高渗高糖非酮症性昏迷(简称高渗昏迷)2例。...
[期刊论文] 作者:何清,谌取鼎,乐晓华, 来源:四川医学 年份:2000
患者,男,33岁.6年前因“胃出血”曾在某医院输过鲜血.近3月来,自觉肝区不适,查肝功反复异常,血清丙肝病毒HCV RNA(PCR法)为阳性,以慢丙肝于1998年12月28日收住我院....
[期刊论文] 作者:曾凡荣, 谌取鼎, 王其南,, 来源:重庆医药 年份:1983
腹膜透析(腹透)疗法自1923年Ganter首先应用于临床以来,因易合并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内脏损伤出血或穿孔;加之60年代以来血液透析(血透迅速发展,使腹透逐渐处于次要地位。但......
[期刊论文] 作者:李锦昌,谌取鼎,缪新权, 来源:传染病信息 年份:2005
1998年Thyagarajan应用苦味叶下珠全草干粉胶囊(含生药200 mg/粒)治疗37例HBsAg携带者,转阴率达59%.此后,Leetarasamee用同样方法治疗59例HBsAg持续半年以上的携带者,但未见H...
[期刊论文] 作者:谌取鼎,曾凡荣,王其南, 来源:重庆医药 年份:1980
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除在我省一些农村流行外,近年来,城镇也出现较多的病例,且呈“集簇性发病”或“小暴发”,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现复习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并将其中几个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斌,谌取鼎,杨山麦,何清, 来源:中华肝脏病杂志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曾凡荣,谌取鼎,贾杰,王其南, 来源:重庆医药 年份:1981
马来丝虫感染后.直接由皮下包块内同时抽出活成虫及微丝蚴罕见报导.我们于1980年4月曾在一患者左侧腘窝皮下包块内用空计吸出马来丝虫成虫及微丝蚴数10条,现报导如下.Malay...
[期刊论文] 作者:曾凡荣,谌取鼎,刘约翰,余穆文,, 来源:四川医学 年份:1983
遗传性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少,国内外报告较多。现将我院收治两例报道如下. 例1,男性,24岁,重庆籍。1981年4月28日以“重型肝炎”入我院。入院前6天,患...
[期刊论文] 作者:何清,谌取鼎,杨山麦,李丽雄, 来源: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份:1998
为了观察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用叶下珠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4例,结果HBVDNA转阴率44.4%,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叶下珠联用干扰素具协同作用,可以提......
[期刊论文] 作者:贾杰,谌取鼎,刘约翰,王其南,马映雪, 来源:新医学 年份:1980
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合并肾小管性酸中毒(RTA)病例少见。我院1978年4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王××,男性,48岁。于6年前患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CAH) wi...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