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554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法院调解作为我国司法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衰落之后,自2003年开始获得"重生",我们再度进入了一个"调解优先"的时代,但此时的法院调解是在多重悖...
[期刊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法商研究 年份:2015
社科法学的发生是一种"逆向运动",需要有一种思维上的相向运动,当下中国法学研究格局为其提供了土壤。经过多年的发展,社科法学壮大成为包括法律社会学、法律人类学、法律经...
[期刊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开放时代 年份:2004
摒除苏联的影响是改革开放后法学各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通常认为"去苏俄化"有助于推动学术与政治的分离,最终实现学术的科学化、中立化。本文以刑法学为对象进行分析,发现"去...
[期刊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西部法学评论 年份:2014
当下中国司法实践中存在许多无法解释的悖论,尤其是近期在"司法为民"之下的许多改革被很多人视为司法改革的倒退。在国家转型过程中,改革与法治之间的内在张力使得司法政策需...
[期刊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地方立法研究 年份:2020
近代以来,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借助个人主义的价值本位,试图将全体国民塑造成自治的独立公民,在此基础上确保社会契约建国的正当性,民法典在19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中发挥了事...
[期刊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东方法学 年份:2015
司法位于处理最新法律问题的一线,判例制度下的法官通过判例弥补制定法的滞后,在解决社会纠纷的同时形成新的规则,进而促进社会效率的最大化。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
[报纸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 年份:
26年前,电影《秋菊打官司》在法学界引起了广泛、深入的讨论,这种热度至今不减,“秋菊”也成为社科法学研究范式中的“常客”。2年前,冯小刚执导一部与法律有关的电影《我不是潘......
[期刊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天津法学 年份:2015
司法对于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转型中国遭遇的许多案件使得法院难以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判决,进而导致更多的社会危机,这是追求确定性的法律在社会变...
[期刊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9
卢梭的公意理论是政治的核心命题,此后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都只不过是在寻求更大可能地接近公意的方式而已,公意也是制宪权、政治共同体的思想源泉;但是,公意却常常背负着"...
[学位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北京大学 年份:2012
当下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发展的一个特点在于两者的互相借鉴与融合,其背后更多是司法规律的使然。案例指导制度出台可以说是这种趋势的一个明证,是我国司法制度走向合理化的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开放时代 年份:2020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主人,但具体的工人并不一定具备主人翁的政治素质.如何将工人从被压迫的劳动者塑造成国家的主人,需要在政治实践中锻造主人翁的品格.共和国...
[期刊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年份:2014
建立和维持有效的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向,在现代社会之前,激情曾经在政治的运作中发挥重大作用,在经历了理性化带来的激情的隐退后,现代政治并未回应全部的需求,...
[期刊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18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曾经面临着思想上的“中西”“左右”之争的话,这种张力在法治领域表现最为明显。中国的法治建设借鉴了西方的各种理论、学说、资源,努力地将各种知识整合进中国特色的框架之中,构成了当下法学知识的基本要素。无论是大陆法系的经验,还是英美......
[期刊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法治与社会 年份:2021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主渠道.而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制度保障,在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运行中具有独特地位.今年3月11......
[期刊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法商研究 年份:2021
在我国司法理论与实践中,以人民为中心是一项基本要求,但人民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拥有多重意涵,包括:法律程序中同质化的“当事人”、社会学意义上分化的“群众”以及政治学意义上作为正当性来源的“人民”.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以专业化为指针的司法改革中,复......
[期刊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年份:2020
民法学界的主流论述中存在着明显的“19世纪想象”,未能意识到“20世纪中国”对民法典的塑造.这种时空错位不仅忽视了毛泽东时代的革命传统,也片面理解了邓小平时代的改革传...
[期刊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21
学术界通常将行政诉讼理解为“民告官”的产物,其实中国行政诉讼的产生有特殊的政法背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济转型过程中,行政诉讼提供了以司法权重新平衡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经营权的可能,通过对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司法构建,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控制被当作违......
[期刊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年份:2021
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人大立法是我国立法体制的核心环节.近些年来,人大立法面临两个新议题:从人大代表的构成上来说,人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需要协调多重身份之间的复杂关系;从立法过程来说,人民代表大会的具体立法活动越来越由立法工作人员而非代表负......
[期刊论文] 作者:邵六益,
来源:东方学刊 年份:20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体制植根于20世纪中国的根本议题之中。"自生自发"的社会转型模式只适用于西方"文明世界"的范畴内,落后国家只能通过革命的方式争得民族解放,实现国内政治秩序的重建。近代中国的大转型需要借助列宁式政党重塑和凝聚力量,不同于国民党政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