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相关论文
作家的“前史”是把握其“全人”的必要条件.作为从地方走向全国的作家,陕西地方文学杂志尤其《延河》可谓是陈忠实早期的重要“根......
茹志鹃1958年发表于陕西《延河》杂志的短篇小说《百合花》,在其时大陆引自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加以植培的文艺创作思潮及......
1956—1966年间,作为"地方性刊物"的《延河》,与"十七年"的文学制度和政治生态密切相关,其创生、流播及发展,也与当代文学进程互动......
上世纪80年代,20岁出头的郑金民从农校毕业,在秦岭深山的洛南做了一个基层林业工作者。繁忙的工作之余,竟喜欢上了诗歌。他一边读......
路遥的编辑生涯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山花时期"是1971年至1973年,路遥编辑诗集《延安山花》和文学报纸《山花》,它们都产生于文革期间文......
本刊讯 日前,“2016年度《延河》杂志最受读者欢迎奖”网络投票评选活动揭晓。共评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12名。其......
昨日,记者获悉,由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联合《延河》杂志社发起设立的第三届“陕西青年文学奖”启动,面向社会征集作品。本次共设贡献奖......
【正】 历史跨进新的世纪后,新的时代风貌,新的社会生活,新的文化境界,都犹如一缕缕春风,扑面而来。已有几十年历史的文学刊物《延......
近读去年第11期《延河》杂志刊发的《最先到达的长征》一文.感慨颇多。主人公徐海东不怕死、善打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
初识吴克敬的时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延河》杂志在岐山县城南一个战备印刷厂印刷,每月我们都要乘机关的车赶去校对,扶风是必......
张艳茜,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黑龙江省绥化市人,1963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85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
<延河>创刊于1956年,"文革"期间曾一度停刊,后改名<陕西文艺>,最后恢复<延河>本名.作为新中国早期的文学期刊,曾经有过她的辉煌历......
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许多文艺工作者以及文艺刊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批判,除了丁玲、冯雪峰等影响较大的人物和《文艺报》等权威刊......
一场旨意寻找中华诗歌之根,打造陕西诗歌品牌的诗歌朗诵会1月13日在古城西安举行,这场由陕西长嘉实业主办、陕西诗歌网承办、中国新......
陕西有一位农民诗人祁守业写道;盘古初分到如今,谁见农民当诗人?中国兴起共产党,农民歌手多如云。的确,解放以来,在党的关怀和培......
中国当代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文联主席。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裤裆巷风流记》、《城市表隋》、《女同志》。《赤脚医生......
创刊于20世纪50年代的《延河》,是西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文学期刊。纵观1977年-1981年的《延河》,她从复苏伊始时特殊的历史时期迎......
<正>茅盾在评论《百合花》之前并不认识茹志鹃,在茅盾认识的人中,也没有人告诉茅盾,茹志鹃是谁。茅盾是读了一九五八年三月《延河......
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延河》,创刊初期就刊发了一批“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作品,到了新时期,《延河》又培育了一批作家。与《延河......
<正>探索彷徨中初获成功1977年之后,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最先感受到这种巨变的,当然是神经最......
<正>一语言问题对柳青挑战极大。他笔下农民并非没有自己的语言。在他们自己的世界,农民的语言极其丰富,因此作家要写农民,首先必......
<正>1964年贾平凹考入商洛镇初级中学,初显对写作的兴趣,语文老师布置每周一篇作文,他每周写两篇。1966年"文革"爆发,贾平凹的父亲......
<正>一九五二-一九七一,一至十九岁。贾平凹,陕西东南丹凤县棣花村人,因为哥哥出生不久即夭折,"阴阳先生说,我想那面土炕是不宜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