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外交相关论文
抗战胜利前后,国民政府在香港问题上踌躇不进,致使英国重返香港。以张发奎为首的广东军政当局,鉴于武装封锁澳门的失败,在对港问题上,奉......
余日章(1882-1936)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宗教家、教育家和外交家,作为新式基督徒知识分子精英,他将宗教理念融入救国救世实践,其经历是......
研究系与五四运动的关系毋庸置疑,学界大体上呈现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或是赞扬研究系推动了思想启蒙,或是批判研究系为一党之......
[摘要]20世纪前后,日本有贺长雄、小野冢喜平次等人对国民外交思想进行了系统地阐述,这引起了中国留日学生及戊戌后流亡日本的梁启......
民国时期的中国在短暂发展中逐步摆脱列强侵蚀,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向世界大国的跨越。其中,知识分子不但在知识建构而且在外交实......
梁启超告别政治,退守书斋,固然始于民国七年(1918年),但他厌倦从政的感觉,却早在四年之前就有了。最初,他自信可以将袁世凯的行为纳入合法......
一九三八年,当陶行知先生在国外开展国民外交时,向美国友好人士和华侨推广《鲁迅全集》的征订工作 一九三八年在“孤岛”上海出版......
摘 要:五四运动对“国民外交”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五四之前,由于受当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人民自身素质的局限,梁启超、林长民、余日......
1921年末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其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巴黎和会所遗留下来的远东和太平洋问题。因其与中国利益攸关,因而受到了当时舆论......
刘盥训(1876—1953),字孚若(后自改为扶弱),山西省临猗县陈家卓人。清末拔贡。自幼随其在曲沃县经营油店的生父刘子俊生活。稍长出嗣于叔......
北京奥运时期,针对巴黎发生的干扰奥运火炬传递等事件,中国民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抵制法货,抵制家乐福”的行动,甚至外交部发言人......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在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奋勇抗敌的同时,海外侨胞也通过多种方式援助祖国抗战。特......
收回汉口英租界是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外交上的一个壮举,是武汉国民政府革命性的表现之一,但外交交涉本身是很复杂和艰难的,牵涉到复......
辽宁省国民外交协会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东北最为活跃的国民外交团体。它名义上虽为民间团体,但核心成员与东北地方当局关系密......
留美学生密切关注华盛顿会议,积极向国内通告信息,反对直接交涉,监督政府代表,反驳不利国际舆论,并博得了国际舆论一定程度的同情与支持......
国民外交源于人民主权思想,是国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自身权利,谋求国家发展,争取世界和平而以非官方的身份从事的对外交涉和交流.20......
华盛顿会议因关系中国前途甚巨,蒋梦麟、余日章在政府外交饱受怀疑情势下受国内民间团体所推,亲赴美国宣传中国民意之所在。华会期间......
抗战时期成立的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是服务抗战大局、官方背景浓郁的外交团体。协会积极开展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努力争取国外援助,研......
近代商人以商会、同业公会等组织参与国民外交,成为国民外交的一股重要力量。中美商人社团对国民外交的参与,总体上以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商会于1905年中美工约的续签交涉被推到对美民间外交的前台。自此,中美商会交往在中美关系中长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促进了反......
在清末法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知识分子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研究和评说领事裁判权的文章,对领事裁判权的消极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他们......
1915年中国实业团访美是近代以来中国工商界第一次走出国门的有组织的国民外交活动。这次活动起因于美方的直接推动,亦受到美国政界......
张学良认为国民外交协会在当时特定环境下以人民外交为依托在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由于东北国民外交协会在......
20世纪初年是中国外交观念转型的重要时期,处于封建制度与民主政治激烈交锋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提出了鲜明的国民外交思想,表现......
实业家穆藕初率团出席了1922年10月25日至11月8日在美国檀香山举行的太平洋商务会议.代表团在会议前后、会场内外的活动体现出中国......
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期间,以罗家伦、蒋延黻等为首的一群中国留美学生为了维护祖国的权益,自动组织起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斗争。他......
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代表性运动。“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
刘湛恩是抗战期间为国牺牲的唯一的大学校长。他参与创建了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上海国际友谊社等多个民间国际组织,接待了包括孟禄......
"中日关系问题"是1931~1945年间太平洋国际学会讨论的重点之一.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的会员在"中日冲突"的问题上,先是主张忍让,继而......
在清末民初的国民外交运动中,新闻界不断努力拓展渠道。1908年第一份回族报刊《醒回篇》的创办便处于国民外交的背景下,成立于日本东......
1916年9月德国驻汉口领事武理治以德租界后华景街治安不良为由,要求将华景街警权转让给租界工部局。湖北交涉员吴仲贤在没有咨询民......
张孝若由北洋政府委派为欧美实业考察专使,率领考察团考察了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奥地利、瑞士、意大利、英国、美国、日本1......
1925年,太平洋国际学会被作为国民外交机关引介到中国,由于学会注重对于太平洋问题的研究,因而其中国分会承载了两重身份:它既是国民外......
1920年代,随着国民外交运动实践的发展,中国知识界对国民外交的关注从粗浅的介绍和呼吁转向理论的探讨和研究。这些探讨和研究,集......
抗战时期,大部分阿拉伯国家仍在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尚未取得完全的独立与解放,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浪潮中,通过外交声......
太平洋国际学会成立于1925年,其主要宗旨是通过“和平对话”的形式,促进太平洋沿岸国家间的理解和交往,缓和各个国家之间的矛盾,促......
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中国国内自发涌现了许多国民外交团体,北京各团体国民外交联合会即为其中之一.该会通过举行集会、发表......
<正>20多年前,我便出任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首任馆长,自然对张大千纪念馆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张大千纪念馆临沱江而建于圆顶山,其......
从中西文化交流视角考察张謇的西方观在西学东渐大潮下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以及他在西方观指导下的文化交流实践。张謇个人的勤学......
<正> 一 自发论是传统观点的一种。有的学者曾认为,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上街游行“完全是自发的”。又有学者断言:“五四运动在组......
随着“二战”的结束,东方各民族纷纷独立,亚洲政治新秩序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印度独立前夕发起的新德里泛亚洲会议因此具有了微妙性......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发表了第一次对华宣言.这是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的第一个最重大的对华外交举动.宣言表达出苏俄将对华实行“......
一战后太平洋问题突出,发缘于基督教青年会的太平洋国交讨论会成立。余日章作为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结合自身经验,积极筹备,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