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对日外交立场之演变——以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为例

来源 :史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h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日关系问题"是1931~1945年间太平洋国际学会讨论的重点之一.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的会员在"中日冲突"的问题上,先是主张忍让,继而主张抵抗,继而主张彻底打败日本.这种态度上的演变既是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及世界局势认识演变的结果,也与列强的对华政策和对日本扩张所持的态度转变有关.
其他文献
为了掌握王家岭煤矿碟子沟风井工业场地内各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以现场补充勘察数据结果为基础,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场区东侧古滑坡体、
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是水资源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编制洪水风险图,建立洪水预警报系统、资源管理、调度计划的编制,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等.5个方面阐述水库防洪预报调度
采用水量平衡原理、水文学方法和地下水动力学方法,系统计算了鸡东县江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并计算水资源可利用量。
脱贫的长效机制应考虑到未来贫困风险问题,即应关注贫困脆弱性。随着住房债务在家庭债务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显现,住房债务或将影响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与广泛应用,未来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已全面转向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旨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深度学习,正逐渐成为
银行学会于1932年12月9日由上海银行业人士发起成立,1950年3月3日改组归并至上海金融业同业公会筹备委员会.作为旧中国唯一的全国性银行学术团体,银行学会在存续的近二十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