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通量相关论文
非渗透表面(impervious surface),又称不透水表面,是城市地表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渗透表面能有效地阻止水体进入土壤,从而增加地表径......
双层能量平衡模型TSEB (Two Source Energy Balance)常用于地表蒸散发的估算研究,对于干旱半干旱流域的水资源调控以及利用有着十......
为了改进陆面过程模式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下垫面的模拟能力,选取玛曲站、阿柔站、那曲站3个典型高原高寒草甸观测站6-9月的观测资......
针对2013年7月4~5日一次产生大风、短时强降水强对流天气的槽前型飑线进行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主要研究了飑线的中尺度结构特征、......
大孔径闪烁仪(Large Aperture Scintillometer,LAS)是测量水平距离上250~4 500 m地表能量平衡和水热通量的仪器。在其红外波传输的......
期刊
选择日本埼玉县熊谷市为研究区,应用ASTER热红外遥感图像,采用PCACA模型以及理论定位算法,对城市地表热通量的相关参数进行反演,进......
为研究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大范围热环境变化,以秦岭山脉南坡和北坡为例,采用遥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植被指数和地表通量,不仅从传统......
依据目前较为成熟的地表能量通量遥感参数化方案,利用2006年9~10月珠峰地区秋季近地面大气梯度实测资料,结合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
基于中美半干旱区8个野外试验站点2003—2008年的观测数据,选择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多项式拟合、以及双重回归拟合等方法,对NCEP再......
利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观测资料,及2003年8月和9月涡旋相关资料,分析和比较了该地区近地层包括风速、风向、大气稳定度在......
首先回顾了大涡模拟方法在边界层研究中的应用,总结了该方法在非均匀性研究中的概况.然后,用大涡模拟方法,并且启用陆面模块,模拟......
利用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理塘大气综合观测站2008年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寒草甸下垫面地表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确定了温度、水汽和CO2的归......
利用2000年5~6月在敦煌进行的陆面过程野外观测试验加强期的观测资料,采用变分法计算了西北干旱区荒漠戈壁的地表感热通量和潜热通......
在非均匀下垫面情况下,Mosaic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广泛运用于模式中计算地表通量的方法。大量的研究表明,下垫面的非均匀分布会引发局地......
本文利用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温江和大理大气边界层野外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两站包括风温湿、辐射、湍流通量等在内的近地层微气......
通过对陇中黄土高原地区地表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了该地区地表能量收支各项的平均日变化、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热通量日变化、总体输......
分析了2003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副高总体偏强、偏西,长时间在24 °N南北2个纬距范围内摆动,导致淮......
使用鄱阳湖北部70m气象塔湍流和梯度观测数据,分析了2011年6月6日夜间一次暴雨过程中近地面边界层特征。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高空......
地表通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能量平衡为基础的Bowen比能量平衡法、以相似理论为基础的空气动力学方法以及以精度比较高的观测仪器......
叙述了掺混高度的概念及运用。利用大涡模拟作为手段,研究了地表平坦但地表热通量非均匀情况下的掺混高度。考察了地表热通量非均匀......
全球气候变化和岩溶生态系统碳循环均与CO2、CH4的排放密切相关,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土壤中CO2、CH4的产生与排放是岩溶生态系统碳......
本文利用胡隐樵等人改进的组合法[1]确定的近地面层湍流通量的一般表达式,采用江淮地区(肥西站)的风速、温度和湿度等梯度观测,采用......
利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研究站2006年全年的观测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纳木错地区的草甸下垫面气温......
选择松原地区为研究区,应用TM热红外遥感图像,采用SEBAL遥感模型,对地表热通量的相关参数进行反演,进而分析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对地......
土壤盐碱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和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本研究应用LandsatTM数据,对吉林西部轻度盐......
针对吉林省西部地区草地退化、盐碱化和沙化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本文分别研究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地表蒸散时空分布问题,......
通过有无凝结加热和地表通量影响的数值模拟对比研究,分析了非绝热过程对一次华南暴雨MCS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凝结加......
蒸散发是流域水循环和能量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利用遥感影像对流域蒸散发进行估算,是快捷有效的方法。本文选取太湖流域湖西区为研......
利用NCEP/NCAR(NCEP1)、NCEP/DOE(NCEP2)及ECMWF的再分析地表通量(感热和潜热通量)资料,以及由经验公式计算得出的我国地表通量的......
本工作使用内蒙古奈曼流动沙丘下垫面、陇中黄土高原地表观测资料以及甘肃省西峰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和西峰市气象站观测资料,利用涡......
目前利用涡旋相关仪观测地表通量的方法已被广泛采用,但由于涡旋相关法是建立在方程假设简化的基础上,这对观测数据的质量提出了一......
利用RAMS模式模拟了兰州南北两山绿化对冬季兰州城市边界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山绿化改变了近地面的温度场和风场,从日平均温......
在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收获主要依靠灌溉保证,灌溉绿洲的蒸散发(ET)是当地水资源的主要消耗.通过遥感估算区域灌溉绿洲......
地表通量是影响生态系统的非常重要的因子,然而,地表通量测量项目多,时间长,测量误差大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介绍一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