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形式相关论文
在1950年代几次新诗形式大讨论的背景之下,卞之琳于1953年中国作协组织的讨论会上首次系统提出他的新诗格律理论,后以《哼唱型节奏......
当前,中央再三强调弘扬民族精神,文学艺术的民族化.其中当然包括诗歌.rn诗歌的民族化,确乎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了.rn自1978年思想解......
【正】 中国新诗发展的方向,对于诗歌创作的繁荣,是我们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新诗怎样“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如何在诗歌......
【正】 《晨报副刊·诗镌》创刊于1926年4月1日,同年6月10日终刊。共出十一期,周各一期,由徐志摩主编。《诗镌》是五四以来继......
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南市文艺理论研究会主席、淮南师专副教授陶保玺先生呕心沥血撰写的关于新诗体式的专著《新诗大千》问世以......
适度的艺术形式的“标准化”要求,应是新诗进一步的、具有“突围”意义的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闻一多可以说是致力于新诗“标准化”......
自然声律之树常绿──兼论中国新诗形式及其民族化方向陈元胜(广东民族学院)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诗歌发展史。唐代格律诗产生以......
吕进、熊辉两位教授主编的《诗学》2014年第六辑(巴蜀书社2014年11月第1版),收录了项兆斌先生题为《为新诗正名——论百年新诗形式成......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安徽籍诗人对中国新诗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胡适首倡新诗形式革命,初步完成对新诗的基本设计;梁小斌提出超越......
【正】 最近,一些谈诗的文章认为:诗的散文化不仅是合理的,是“历史的必然”,而且是诗的“散文美”的表现;提倡格律和现代格律诗,......
闻一多的编辑道路与他的人生道路是同步的,闻一多是诗人、学者、战士,他走过的编辑道路即是证明.他参与主编的《诗镌》,倡导了中国......
本刊一九七八年第四期刊登了尹旭同志的《新诗要革命》一文后,收到不少同志的来信和来稿,对其观点有的表示赞同,有的提出异议,但......
<正> ……它是一种崭新的工具,有充分发展的可能;它是一方未垦的膏壤,有丰美收成的希望。 ——朱湘 一 1933年12月5日深夜。 在一......
新月诗派的形成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时新诗创作存在的种种弊端引起人们的不满,而这些弊端也引起诗人们对新诗形式的关注......
一、知觉模式与现代文学研究 自19世纪以来,知觉模式在西方理论界获得较广泛研究,仅1901年之前与知觉模式相关的重要著作就达两百四......
<正> 一 在中国新诗五花八门、异彩纷呈的诗体形式当中,格律诗和自由诗无异是两个典型,分别处于整齐统一和变化多样的对立的两极......
<正> 关于新诗形式,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问题,这一点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新诗与古典诗歌在形式上究竟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不......
<正> 读了《文艺研究》第三期上杨柄同志的《汉语诗歌形式民族化问题探索》,觉得是篇有说服力的好文章。文中从对古典诗词的形式......
一、新诗格律化,举步维艰难成正果"文当废骈,诗当废律"(胡适),当白话新诗以狂飙突进的方式降临于世,它最明显的特征是放弃了古诗词格律......
中国新诗的未来展望吕汉东笔者写过一点新诗,并且搞过一些关于中国新诗的科研与教学,所以对中国新诗的未来命运非常关注。如果从1917年胡......
【正】 听说有些人还不知现代格律诗为何物。如仅止于“不知”,也还算好;遗憾的是,在诗界尚有人视之为异端,根本不承认它的存在,似......
2016年现代诗歌研究依然呈现出充满活力的态势。流派群体研究以对早期象征派、1930年代现代派、七月诗派和西南联大诗群、现代金陵......
本文针对当下诗坛的窘困和误区,试图从“五四”以来新诗历程的辨析和反思中找到症结所在和解决途径。文章认为,中国新计从诞生到成......
初创期的新诗还沾带着古代诗词形式的痕迹,其形式还是笼统的、不成熟的.不过,它们中有的已经其有了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的雏形;......
【正】 最早把巫咸与常熟粘连在一起,始于《越绝书》,而《越绝书》的作者袁康、吴平是东汉时人。以后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进而......
自《中华读书报》整版刊出新学院网站关于新诗形式的讨论稿《“新”其形式须是“诗”》一文后,在文学界引起了相当热烈的反响,中国......
中国新诗形式与传统诗歌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而新诗形式建设却一直困扰着诗歌研究界和创作界,“诗体重建”仍然是21世纪华文诗歌......
精神大解放以后如何重建诗歌精神,诗体大解放以后如何重建新诗形式,这是诗坛亟待解决的两大重要课题,也是诗学界倡导“新诗二次革命”......
百年新诗发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对诗歌内在结构(内语言)的形成,诗意语言对灵魂和生命家园的抵达;而对新诗体形式的一再误读,则酿成了20世......
“自由”是新诗元老们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在“五四”时代语境里。它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对诗歌创作意味着什么?他们追求自由到什么......
2015年10月31日全11月1日,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新诗诞生百年:新诗形式建设学......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整体文学观念的更新,文学氛围的活跃,及朱湘诗全集、散文集、译诗集、书信集的相继整理出版,朱湘研究越来越被......
在中国现代新诗学理论的现代化建构中,闻一多的诗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闻一多诗学的语言观首先区分了诗性语与实用语,由此......
中国新诗虽已有近百年的探求历史 ,但迄今尚未定形 ,因此它难以在中国诗歌史上获得恰如其分的定位。新诗如欲定形 ,就该定出一套形......
<正> 一自从郭沫若的《女神》在中国大地上猝然降临,高唱出时代反抗和叛逆的心声,无数条道路便在她脚下辐射状展开。当新诗人终于......
<正> 用更多的好形式来表现新的时代。 ——郭沫若 新诗的形式问题,是一个进行过多次热烈讨论的题目,至今仍在讨论、探索、尝试实......
《文心雕龙·声律》在我国诗歌声律理论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本于人声"的自然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内听"、"外听"、"和"、"韵"......
"准定型诗体"是朱自清先生新诗形式观念的核心内容,在中国新诗形式建构的历程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从诗节的匀称、诗行的均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