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山漾遗址相关论文
中国是世界上纺织技术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从考古资料上看,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公元前3300——2300年),钱山漾遗址内出土芝麻织成......
钱山漾遗址 时隔六十年再次试掘 丝织竹编工艺传承不绝 在浙江省湖州市东南,有一个叫“潞村”的古村落。这里人类生活繁衍......
从1936年浙江杭县良渚镇发现良渚文化遗存算起,良渚文化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新中国诞生之后,良渚文......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广富林遗存,主要通过出土陶器的研究,以及相关石器的分析,着眼于最基本的物质文化,以求从具象的研究发散到抽象......
江浙的太湖流域农区,地处亚热带北缘,东滨海洋,海拔低平,温热多雨,湖沼密布,水系网织;历来,栽培水稻为主。这里的水田土壤,是沼泽型的,其代表......
一浙江地处江南水乡,尤其是浙江的杭嘉湖平原与宁绍平原,是开阔的滨海平原与沼泽环境,大小湖泊河汊星罗棋布,当地的原始先民很早以前就......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古方国”,石质工具中有种“耘田器”,对其当时的功能和用途,众说纷纭,有称之为“石耨,或石锄”、“凸把带翼石刀......
手工业指的是依靠手工劳动和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其产生和发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物质生产有......
<正> 二十多年前,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曾经先后作了两次发掘,发现了一批有机质的遗物。鉴于这类遗物以前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没有或......
<正> 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世界别的许多民族一样,经历了漫长的无阶级的原始社会......
【正】 说明一、本表始于公元前6000年,止于公元1911年,即起自有据可考的时期,止于封建王朝结束,共约8000年历史。二、本表编辑的......
说不清的花生问题游修龄自从五十年代浙江和江西分别出土了新石器晚期的花生遗存以来,考古界和农史界以及其他方面一直存在不同的......
<正> 一、前言1976年在杭州湾南岸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中,炭化稻谷、稻茎、稻叶等的发现,引起了很多研究者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稻......
<正>浙江省地处长江下游,面积仅10万余平方公里,虽然面积小,山地丘陵占据了大部,但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独特,除了全国最长的海岸线,......
史前遗存中有机物最难以保存,只有在干燥或饱水埋藏环境下才得一见。多年来良渚文化饱水遗址的不断发掘和一些偶然的发现,获得大量......
<正>西周倗国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北村北部,北距绛山5公里,在这里出土了铜器、漆木器、玉器、陶器等大量的珍贵文物[......
<正> 一、前言遗址在湖州市南7公里钱山漾东岸的南头。这一带是太湖流城的冲积平原,河流很多。遗址四周有许多小山,以北面的沈长山......
<正> 本章就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遗物,对推定具有农具机能的遗物,依类进行商讨。①耕作具A骨耜骨耜在属河姆渡文化的河......
<正> 近五十年来,史前史的研究工作者,多注意到世界各地文明的起源问题。要解决文明的起源问题,都认为与农业的起源是紧密相联,不......
<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但它究竟从什么时间开始,却一直是农学家、纺织学家、考古学家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正> 本报告发表本实验室在1992年3月至1993年3月间测定的考古数据62个。表示方法悉如前次所发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
四、浙江新石器时代文化内涵⒈河姆渡文化(第四层)阶段特点:河姆渡文化分布在宁绍平原的东部地区,东面越海可达舟山群岛。河姆渡文......
《古本竹书纪年》之白、方、畎、蓝诸夷考略李德山白夷白夷首先见于甲骨卜辞中,如:“丑卜、贞白人。”②此“白人”即“白夷”。另外......
良渚,望文生义就是秀丽的水乡小洲,景色迷人,自古如此。那时植被茂密,草莽萋萋,一派“(竹条)簜 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尚书&......
<正> 在浙江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史前时曾盛开出璀璨绚丽的两朵金花: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它们不仅光芒四射,与我国的其他原始文化......
我国船上的风帆始自何时,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有的说在殷商;有的认为在公元前后;也有的主张在东汉末年等等,而以殷商说最为流......
湖州钱山漾遗址因其与丝绸起源的密切关系,而在中国丝绸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世纪50年代,钱山漾遗址曾出土了丝线、丝带......
钱山漾遗址最早由慎微之先生于1934年发现。1956年和1958年原浙江省文管会对遗址进行过两次发掘。2005年,为配合高速公路建设,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