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石窟相关论文
须弥山石窟位于我国宁夏固原市西北方向,地理东经106°,北纬36°3′处。其开凿于北魏时期,之后经过西魏、北周和隋唐的营建,形成今......
《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壹】圆光寺区》(全二册)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固原市原州区须弥山文物管理所编......
本文对20世纪南北朝(420~589年)佛教考古研究作了系统地述评。南北朝的石窟寺是20世纪中国佛教考古研究的重点所在,主要针对各重要......
一般人认为,宁夏是全国行政省区中幅员狭小,地域偏僻,景观单调,旅游资源贫乏的地方。宁夏的民众在去北京、下广州、游苏杭之际,也......
固原地方史的研究,主要是从80年代初期编史修志工作开始后启动的。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宗教、科技文......
2004年5月8日,由中国画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中国画研究院创作研究部承办,宁夏银基房......
该文以须弥山石窟为引子,阐述了原州以文物资源为依据,发展旅游产业的建议和意见。
This paper takes Xusmi Mountain Grotto as ......
云冈石窟是我国三大著名石窟之一,是佛教传入中国后首次由国家主持经营的石窟,在吸收融汇印度、西域、凉州等石窟造像风格后,并与......
作为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艺术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宋永忠先生(以下称“作者”)《须弥山石窟艺......
须弥山石窟因其地处偏僻,以往文献记载极少,对其艺术价值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宁夏师范学院美术系青年讲师宋永忠同志以其教育者的特......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形成广泛的社会基础。佛教及其艺术与中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中国本土特色的佛教文......
须弥山石窟的唐代造像,规模宏大,数量众多,精美绝伦,从数量和质量方面来说,都冠于其他各代之上,不仅在须弥山石窟各代造像中占有突......
须弥山中心柱形、双层礼拜道洞窟是本地形制独特的支提窟,在内地各石窟中仅为孤例,其渊源是由印度支提窟演化而来的,其窟制也最接......
4月初起,宁夏固原原州区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首次对洞窟内残存的元明时期壁画进行加固修缮保护。须弥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近日,修缮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壁画的王喜荣团队,在须弥山第50窟名曰“灵官洞”发现了18幅双层壁画,这是宁夏首次发现双层壁画。 据......
固原市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须弥山石窟、无量山石窟、火石寨石窟和东岳山玉佛寺等都是佛教旅游资源。本文以须弥山石窟为例......
在沧桑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固原曾处于中原农耕区与西北游牧区交汇地带.是中原文化向边疆发展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穿越境内,不同文化在......
须弥山石窟坐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区西北55公里处的须弥山东麓,现存经过编号的洞窟132个,由南北自然形成大佛楼、子孙宫、圆......
石窟艺术沿着丝绸之路传人中国,在固原这个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扎根发芽。须弥山石窟艺术历时1500余年,是我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须弥山石窟是原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原州历史关系至深,它的修凿,标志着原州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它的兴衰,与原......
须弥山北周洞窟是我国石窟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其洞窟建筑形式大致可分为中心柱窟、方形禅窟及僧房窟三种类型,造像风格与北魏相......
20世纪后期是须弥山石窟学术研究迅速发展的阶段,洞窟文化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成果丰硕。学术专题研究涉及艺术史、佛教史、考古学、历......
近70年来,学界在须弥山石窟考古调查和考古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考古研究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
须弥山石窟是原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丝绸之路”上珍贵的文化遗存,须弥山石窟艺术是原州历史文化的具体体现和反映。须弥......
引入数字化手段记录考古过程、保存文物遗迹信息,已经成为考古界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文物古迹建立起数字档案.即使未来文物遗迹遭受......
须弥山石窟,坐落在宁夏固原县西北55公里处的须弥山东麓.历史文献和佛教典籍记载甚少,一些涉及石窟艺术的书籍里也很少提及.其实,......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蝉塔山退耕还林示范区属六盘山边缘区土石质山区,距固原市原州区西北55公里,位于寺口子水库下游,囊括整个须弥山石窟景区,年降水量......
宁夏须弥山石窟佛教艺术的美学风格源于佛教思想,并随着佛教艺术审美标准而传入中国。最初,佛教思想与魏晋玄学相融合,构成了须弥......
须弥山石窟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表现出一定的民族地域性特征的石窟......
须弥山石窟是宁夏境内最大的石窟群 ,它开凿于北魏 ,历经西魏、北周、隋、唐诸朝。它的开凿与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 ,其一是途经......
须弥山石窟自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年来石窟的面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进一步促进......
须弥山石窟为全国十大石窟之一,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山石窟研究,已有不少成果问世,但没有涉及有无藏传佛教造像......
须弥山石窟所在地固原,是汉唐丝绸之路东段北道要驿,该处民族杂居,提供了吸收不同文化的基础。须弥山石窟开凿受到北朝和南朝中心......
丝绸之路连接着古代的东西方文明,宁夏恰好处于这条国际大通道的重要位置,宁夏地区为“关中之屏蔽,河陇之咽喉,在中西交通史上具有......
丝绸之路上的须弥山石窟从北魏开始凿造,历经西魏、北周,到唐朝时已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这样一座石窟寺院,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利用《明实录》与明清方志及其他汉藏文史料对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现存的金大定年间题记、圆光寺石碑诸碑......
<正>宗教文化的传播,是丝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石窟开凿与造像为文化载体(图1),在传播的过程中闪烁着人类文化之光。世界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