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事裁判权相关论文
“国籍”是伴随着西方近代民族国家所形成的世界体系的建立而出现的,是基于国家主权、主权平等原则的基础之上,用于区分不同国民或者......
摘要:“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作为“最具风度”的外交家,在外交、政治、诗界写下了璀璨的一笔,黄遵宪不仅对中日两国的文化......
摘 要 1839年发生的林维喜案本是一个普通的案件,但是从此案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英国对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义律通过此案宣布在华设立......
屈辱中初识“洋领事”尊颜 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11月的一天,一个高鼻深目的“洋鬼子”出现在上海南市附近逼仄的街道上,全然不顾......
“上海,是一个充满了美妙的矛盾与奇异反差的国际大都会。她俗艳,然而美丽,虚荣,但又高雅。上海是一幅宽广壮阔、斑驳陆离的画卷,中国与......
1856年,《巴黎条约》(Treaty of Paris)在名义上接纳了奥斯曼帝国加入欧洲协同体(维也纳体系),但也暴露了国际关系中的断层线(faul......
近年来,对中国法制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已逐渐发展成为法律史研究的热点之一。而自清末以来中央政府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目的的司法制度......
本论文要研究1909年至1937年,日本领事馆警察机构在延边朝鲜民族聚居区地区得以设立、扩张的过程及它对延边朝鲜民族行使警察权,“统......
领事裁判权在近代又被称为治外法权,是西方列强侵夺半殖民地国家的司法主权,对其在这些国家的本国侨民行使司法管辖的特权制度。鸦......
上海公共租界内的会审公廨设立于1864年,于1928年被中国政府收回,存在了六十多年。在会审公廨存续的六十年的时间内,主要行使审判......
本文以《抗日战争大后方民国狱政改革述评》为题,1“抗战期间”是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止,此为时间限定;......
摘要:化外人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法律术语,它产生于中国古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有其特定的意义。化外人的外延在不同的朝代各不相同。对......
鸦片战争后,英国开始取得在华领事裁判权,直到抗战胜利前后中国才彻底废除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一方面,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
中国司法近代化与治外法权问题紧密相关,调查法权委员会及其报告书是近代中国撤废治外法权的一个阶段性标志.通过考证调查法权委员......
传统中国刑律,礼与刑的关系始终纠葛难分.自1902年晚清变法修律以来,为了撤废领事裁判权,在内外双重压力下,随顺因缘地导入了近代......
作为近代浙籍司法官的杰出代表,郭云观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他的司法改良理念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目标指向,并围绕培育司法人才......
期刊
中华民国成立时,孙中山在中提出:务要一洗“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1912年1月6日,孙中山在答复南京记者问及“领事裁判权其将撤废乎......
五卅运动是继五四运动后的又一次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推向新的高潮.但教学中许......
人教版必修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三节讲到:“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
我们知道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及附件,美国通过《望厦条约》,法国通过《黄埔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那么俄国何......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3月14日,中国政府宣布断绝与德国的外交关系,随即取消了德国根据不平等条约所获取的部分......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古老中国的国门被英国侵略者打开。战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如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的......
学术界一直认为 ,受《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关于“弃除领事裁判权”的内容的影响 ,清政府被迫屈从帝国主义的意志而进行了修订律......
随着清王朝的日益衰微,西方列强的迅猛崛起,西方法律文化逐渐渗透到晚清司法活动中的很多方面。晚清政府为了摆脱领事裁判权的制约......
上个世纪初,古老的中国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法律改革。这场法制改革对今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有着前所未有的影响,本篇论文主要就是......
领事裁判权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领事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领事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而湮灭;它是领事制度有了一定发展而又不够......
鸦片战争之后,中外交往格局开始从朝贡体制向主权国家的模式转变。法权会议作为一次收回法权、争夺主权的外交努力正是在这种新型......
1936年,日本在郑州设立特务机关,进行收买汉奸和刺探军事政治情报工作。1937年初,河南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功侦破郑州特务......
清中期以后,由于贪污腐败、渎职枉法现象大量存在,禁烟法令愈来愈严,效果却越来越差。林则徐采用了非常严厉的法律措施来禁绝鸦片,......
清代监狱极端黑暗.鸦片战争后,随着治外法权的丧失、国际监狱改良运动的发展以及中西法律思想的碰撞融合,以资产阶级改良派为代表......
律师作为西方法律制度的产物,在中国法制近代化过程中被引进,对中国走向法制文明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考察近代领事裁判权......
外国列强在华攫取的领事裁判权,对我国清末律师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同时使当时的中国律师业呈现出很大的独特性。......
对领事裁判权的产生、扩张、撤废作了一定的考证与分析,认为领事裁判权是强肉强食的产物,是外国列强操纵中国司法的重要手段.......
1844年7月4日中关《望厦条约》签订,美国成为最早掠得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国家之一。而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传教士也做了大量的宣传、策划......
列强在华行使领事裁判权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司法侵害,晚清以降民族主义在国势衰颓的困境下风起云涌,民国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废除领事......
【正】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按照当时的国际法,清政府对在中国领域内发生的一切本国人及外国人的诉讼案件,有无......
领事裁判权与治外法权最大的区别在于强制单向与自愿双向以及适用主体的区别,即使领事裁判权由强制单向转为自愿双向,仍旧存在侵犯......
会审公廨是设立在租界内的中国司法机构,经历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其发展演变呈现出与时代的不同步,在中国传统司法......
所有民族都源自共同的先祖,只是各自生存在相互隔离的环境中长达几千年,经历了不同的机遇与挑战,衍生出不同的文明。特别是在古老的欧......
晚清修律是通过参照域外先进法律文化来完成的.在输入域外法律文化时,清政府优先输入公法文化,再逐步引入私法文化.晚清政府之所以......
在清末法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知识分子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研究和评说领事裁判权的文章,对领事裁判权的消极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他们......
20世纪初清政府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其重要目的开始进行司法改革,在地方设立各级审判厅。审判厅设立后开始受理华洋诉讼,遂产生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