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臣出洋相关论文
20 世纪初期,晚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走向了以预备立宪为主体的法制改革,以期挽救其封建专制统治政权于即倒。从 1901 年西太......
事业本寻常,成固欣然,败亦可喜;文章久零落,人皆欲杀,我独怜才。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因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同年2月17日,他在上海的故旧设......
那天我第一次进宫,“恭逢我敬懿皇贵太妃”出宫之辰;下午一时以前欣忭欢喜想瞻仰丰采的人(自然是在委员会服务的)都齐集神武门内朝......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多以政治斗争为中心,经济次之,文化又次之,至于统治阶级内部活动则更次之。发生于清朝末年长达十年......
在黑龙江发展史上,清末置省实为一大关键。这一重大改革过程自1907年始至1911年清政府垮台,虽时仅短短五年,然确在许多重大措施上......
在晚清王朝最后十多年的政局中,端方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人物。时人郑孝胥有“袁世凯不学有术,张之洞有学无术,岑春煊无学无术,端方有......
1895年甲午战争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转折点,日本取代了中国在东亚的中心地位,并且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成为影响中国的最大的外部因素......
辛亥革命其实是逼出来的。正如梁启超所说: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一大工场也。 我一直在琢磨,辛亥......
晚清时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尤其是政府官员,可谓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而且其脚步是那样蹒跚、踉跄。那么,当时中国人究......
美伊战争于3月20日打响。这一场不对称的战争,表面上看来是武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的胜负,其实,背后还有深层次的宪法因素在起作用,何......
清末曾发生过“五大臣出洋考察”历史事件。但是,不知为何,长期以来,史书对这一事件只字未提,就像历史上从未发生过一般。这段历......
中华书局创办于1912年元旦,是辛亥革命的产物,到现在已拥有了90周年的光荣历史,值得我们热烈庆贺。一、第一套中小学共和教科书19......
清末曾发生过“五大臣出洋考察”历史事件。但是,不知为何,长期以来,史书对这一事件只字未提,就像历史上从未发生过一般。这段历史事件......
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和英美烟草公这场卷烟大战中,“商品质量”、“外观包装”、“市场推销”等等普通商战中的决定性因素,此时显然已......
那次没有完成的立宪预备,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中国人真正着手建立宪政制度的努力, 到今年正好满一百年。光绪三十二年七......
近日与多个圈子的朋友饭聚谈天,发现话题总有一个规律:先谈股市再谈楼市,然后大骂官员无能腐败、奸商唯利是图,感慨生不逢时,最后......
1909年5月29日,一群失意的中国海军,向着海洋深处航去。这次航行是二百多年来清朝海军向着远洋海域的第一次主动出击。尽管历史留给......
一百年前,被西方列强打得一败涂地的中国,曾经派出过一个空前规格的政府代表团,赴西方考察政治,诚心取经,一路受到西方各国高规格......
他是体制内难得的革新派,出洋考察宪政,力行推动新政。他又是典型的守旧派,钻营于宦海之中,安身在危楼之下。当新与旧的矛盾,转而......
我要讲的第三个问题是:激进与保守。李泽厚从哲学上讨论革命与改良,从而得出告别革命,遵从渐进改良的结论。而且从抽象意义上说,近......
醉心新法崭露头角熊希龄早年是一个维新派人物,中年时代是一个高级新派官员,晚年退归林下,又成为一个慈善家和社会名流。他别名秉三,18......
民国初年担任国务总理的熊希龄,清未曾以参赞名义,随五大臣出洋考察。考察团到法国巴黎时,某日熊希龄从外面匆匆回到旅馆,一推门,......
本文不同意那种把清末预备立宪视为旨在“消弥革命”的“欺骗性”的“假立宪”的传统观点。本文从清末政局着眼,并通过日俄战争的......
近代中国人在什么条件下对西方的立宪制度产生了兴趣呢?尤其是对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大国来说,能主动走出国门,考察东西洋的宪......
1903年,张謇赴日考察,那年旧历除夕,他决定,要采取措施,想方设法让他心中的"圣主"光绪皇帝知道宪法的重要性。为了将这一设想付诸......
辛丑(1901年)以后,作为慈禧太后一揽子“新政”计划之一的便是曾轰动一时的“五大臣出洋考察”。这五大臣中有一个不为今人所注意......
一、政治考察之历史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王朝,在迭遭内忧外患的重重打击之后,已是风雨飘摇、四面楚歌。那拉氏集团作困兽犹......
1905年9月24日北京正阳门车站爆炸案发生后,中外报刊对此事件作了详细报道和评论。此事件对于五大臣出洋产生多种影响,其中一个重......
期刊
呈为图存济变,系命于立宪,而根据于国会,联名签请从速饬议实行,以定国是而顺舆情,仰祈代奏事。 窃等叠次恭读上谕,预备立宪,上年......
<正>1905年,希望与绝望并存,探寻与踯躅同在。就在这一年,作为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清政府将实行长达十多个世纪之久的科举制度正式......
20世纪的最初十年(1901—1911),是清王朝的最后十年。这是一个内忧与外患交加、危机与生机并存的特殊时期。也是中国社会由旧传统......
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赴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这不仅拉开了清末预备立宪的序幕,而且推......
袁世凯在清末政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预备立宪的决策及其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政府为谋求宪政改革派出五大臣出洋考察即出自......
<正> 一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已成为"洋人之朝廷".为了摆脱在全国人民面前的卖国政府形......
<正> 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和以后几年进行的立宪活动,应该是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大题目,因为它涉及二百多年的清王朝和二千多年......
1905年7月16日,清政府颁布遣派王公大臣随带人员出洋考察的谕旨,史称"清末五大臣出洋"。五大臣出洋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西方宪政文明,......
1905年至1906年清王朝末年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政,是二十世纪初年清政府从“变法新政”到“预备立宪”的一个中间环节。它在清王......
1905年7月16日,清政府决定派遣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分赴东西洋各国,“考求一切政治,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