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衍历相关论文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会善寺位于登封市区西北6公里处的太室山南麓积翠峰下,左倚龙山,右傍虎山,林木葱郁,风光旖旎。2001年,会善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
历法是根据地球、太阳、月亮三者的相互运动以判别季节、记载时日、确定计算时间标准的法则。它是由放牧、耕作等生产活动的需要......
一年有12个月,365天,每天有24个小时,每个小时有60分钟,每分钟有60秒。这套来自西方的时间制度,我们早已习惯。时间就在我们身边。......
历法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结晶,它在天文与数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推算年、月、日的时间系统,对于历史纪年、农事......
僧一行(673-727),俗姓张,名遂,唐代巨鹿(今属河北巨鹿县)人,我国杰出的天文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推算出子午线纬度一度之长,编制了《......
僧一行(公元683-727年),原名张遂,河北巨鹿人,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因躲避权贵,不愿受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的拉拢,在二十一岁时从......
【正】 唐代一行(683-727年)在大衍历中首创了通过某地影长的一次观测,求太阳天顶距进而求出该地各节气初日影长的方法,并为此编制......
【正】 中国古代并无黄极的概念,所谓月亮距黄道南北的度数,实际上是沿赤经圈量度的,对此,日本薮内清教授有很精到的阐述,并称该度......
僧一行(673-727),俗姓张,名遂,唐代巨鹿(今属河北巨鹿县)人,我国杰出的天文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推算出子午线纬度一度之长,编制了《大衍......
本文详细讨论了唐代大衍历(728年)和印度苏利亚历(约八至九世纪)关于五星运动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方法及其所用数据作了......
【正】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转变。与此相适应,儒学的演变出现了一种承前启后、推陈出新的趋势。这种趋势的主要表......
“胱”“肭”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中的两个专用名词,它们的含义在发展过程中有两次演变,前后经历过对日食的描述、对月相的描述和作为......
维王三祀二月丙辰朔《宝典》“维王三祀二月丙辰朔,王在鄗,召周公旦。”《集训校释》云:三祀,《唐书·大衍历议》引作“元祀”......
通过考察唐代历法中的行星运动理论,对《大衍历》中的“乘数”、“除数”和《宣明历》中的“差率、差数”的涵义给出合理的解释:《大......
简要回顾了定朔的历史,并将《大衍历》定朔算法用不等间距二次内插公式表示,给出了定朔算法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流程,主要步骤包括:计算定......
关于夏商周历代各王的在位年数及干支, 今本 《竹书纪年》较古本增加了很多记载。所增数值主要取自唐代的 《大衍历议》。由于 《大......
“没灭术”是中国古代历法体系中的一个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算法。它始创于公元85年后汉《四分历》,其后历代沿袭,直到唐代高僧一行......
<正> 每日午中晷影长度的测算,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先列出二十四节气晷长的表格,由表再依一次或二次差内插法,推求每日......
一行在《大衍历》中修正行星的不均匀运动时,放弃了隋代及初唐历法中的五星入气加减差算法,首创表格形式的五星爻象历,并设计了与......
<正> 自隋代刘焯的皇极历始,我国古代历法在计算太阳位置、定朔望、交食、五星位置等问题时,虑及了太阳视运动不均匀性的影响。自......
【正】 弘道元年,癸未(683),一岁是年,一行生(据卒于开元十五年,年四十五岁推得)。一行俗姓张名遂,其世系据史传可考者为:......
释一行(683—727),俗姓张、名遂,魏州昌乐人(今河南南乐一带。一说为巨鹿人,今河北巨鹿一带),是唐代著名的科学家和高僧,曾在天文......
论证一行《大衍历》(A.D.729)的二次不等间距插值法和刘焯《皇极历》(A.D.604)的二次等间距插值法的实质完全相同,并没有一般所说的推广意义;否定了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