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石山遗址相关论文
福建省第一座大型考古遗址博物馆———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于6月24日下午举行隆重的开馆典礼。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同志发来贺词。中共......
昙石山遗址发现于1954年,以昙石山遗址中层为代表的昙石山文化,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被认定、也是福建省第一个被确立的考古学文......
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县城的南端,武夷山脉方圆120里,它是构成闽赣的分界线。在武夷山奇峰峭壁间,布列着不少天然石洞,洞中有的陈放......
一闽江之滨的闽侯是福建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二十世纪50年代,新石器时代昙石山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拉开了我国东南区新石器考古的......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中最复杂、最富于动态性的区域。位于此区位的大遗址,受城市迅速扩张、人口急剧膨胀的影响,不断遭受侵蚀与破坏,......
<正>昙石山遗址发现于1954年,昙石山文化的提出却在1961年,但当时对它的内涵、面貌、分期及年代的认识还很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大规......
一从福建东部的昙石山到福建北部的龙子湾,顺着山脉的走势我从平原跋涉到山区,沿着江河的流程我回溯到源头。这是一次意义非同寻常......
“此间曾有无诸国,风景依稀识故乡。”这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人们把闽越国认识为福建的源头,却把福建古闽文化遗落了的伤痛!自古以......
一、“昙石山文化”之界定及其文化内涵rn“昙石山文化”因20世纪50年代最早发现于闽江下游流域的昙石山遗址而得名.昙石山遗址是......
长期以来,由于土遗址保存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保护一直是困扰我国文物保护和考古界的难点,至今尚没有成熟的......
【正】 下汤遗址位于仙居县城西南28公里处横溪区郑桥乡东南下汤村北端一块俗名太墩的高地上(图一),高出周围地面2米许,面积约2500......
温州史前文化初探徐定水(一)温州史前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瓯江、飞云江、敖江沿岸及其支流附近,大都依山旁水;在瑞安北龙和洞头等岛屿上......
阐述了昙石山文化遗址概况及其发掘背景,调研、分析了昙石山遗址的现状和开发条件,并借鉴国内著名的遗址博物馆开发和保护的成功经......
【正】 福建地区开发始自东吴,繁荣于宋元。在这之前,福建被视为“蛮夷之邦”,“化外之地”。福州作为古代福建政治、经济、文化中......
【正】一、历史人文资源: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分布保护和利用。为保护和展示福建的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等......
史学界和考古界谈到汉以前的福建古代民族,一般都以“闽越族”来概称,甚至把新石器时代考古也称为闽越考古。殊不知西汉刘邦封无诸......
【正】2002年10月11日至22日,我随福建省文化厅代表团赴台湾参观考察;三年后的2005年12月17日至24日,我又应台湾"中央研究院考古学......
<正> 闽侯昙石山遗址,是福建省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一处较为重要的遗址。自1954年发现以来,先后经华东文物工作队,厦门大学历史系和福......
昙石山遗址文化内涵深厚,影响广泛,发展昙石山遗址文化旅游意义深远。但昙石山遗址文化旅游开发存在诸多困难,应充分挖掘昙石山遗址文......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以人类或古生物遗骸中所遗留的DNA分子为材料的古DNA研究正逐渐成为国际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
<正>一、遗址概况昙石山遗址是福建境内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也是福建省自建国以后首批发现和发掘的原始社会晚期人类居址......
昙石山遗址出土的"塔式壶"是用于随葬的冥器。本文通过对昙石山"塔式壶"研究中一些观点的辨析,首次对江浙地区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昙石山遗址目前尚保存有10余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和动物骨骼遗骸,为更加全面长久地保护这些骨质文物,在充分了解自身病害原因和......
昙石山文化,是中国东南滨海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一类典型文化遗存,以本世纪50年代发现的福建闽侯昙石山遗址而命名.该遗址已先后发掘......
昙石山遗址发掘的民俗遗迹表明,4000多年前,生活于靠山面海的优越环境中的昙石山人,不仅过着捕鱼、狩猎、拾贝的经济生活,而且园圃......
<正> 昙石山文化分布于闽江下游地区,重要的遗址有闽侯昙石山、庄边山、溪头、福清东张等,以昙石山遗址命名,这个命名已在学术界取......
<正>灯,作为一种照明工具在我国由来已久,但其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却尚无定论。《楚辞·招魂》载"兰膏明烛,华镫(灯)错些",这是目前......
<正> 福建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是1954年发现的,随即进行试掘,至1963年止,前后经过五次发掘,共掘探沟三条、探方十个,揭露面积......
<正>一、昙石山遗址与昙石山文化1.昙石山遗址昙石山遗址位于福建东部沿海,地处福建主要河流一闽江北岸,为江北山地丘陵边沿、紧临......
昙石山遗址是福建新石器时期主要的文化遗址之一。本文选择昙石山遗址为研究对象,主要选用沉积物粒度、磁化率这两种环境代用指标,......
昙石山遗址自1954年发现以来,已经九次科学发掘,是福建地区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2009年5月,为配合"福建省昙石山遗址保护和......
<正> 溪头遗址位于闽侯县城西南约12公里,白沙镇东北约2公里的溪头村南台地上。台地高出地面约1.50—2米,北临溪头村,南靠溪头溪(......
<正> 新石器时代遗存,在福建省各地都有发现。如:平潭壳丘头、诏安腊洲山、金门富国墩、东山大帽山、云霄墓林山、长泰林溪汤池、......
<正> 1985年以来,福建省文物工作队对闽南漳州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发现了大量古代文化遗址。其中商周时代的遗址达200多处......
1954年1月,闽侯县荆溪镇甘蔗乡昙石村农民修水利时,在昙石村一座长方形的小山丘上,挖出了许多坛坛罐罐。于是,这个中国东南沿海著名的......
闽江下游的青铜时代文化陈龙(一)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境内多山地丘陵,有"东南山国之称",由于交通闭塞,"僻处东南一隅",成为先秦时代最缺历史......
昙石山遗址“塔式壶”的用途及命名长期存在争议,文博界先后有“灯具”说、“陶盉冥器”说以及“原始魂瓶”说等观点。本文通过对以......
<正>1954年,福建省闽侯县农民一次偶然的修坝取土工程,使得昙石山遗址露出了神秘的面纱,经过60年的岁月,这个遗址先后进行了10次考......
长期以来,关于潮湿环境下土遗址加固保护的适用材料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文物保护和考古界的难点,至今尚没有成熟的规范可以参考。福建......
《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报告》由福建省文物局主编、福建博物院编著,科学出版社于2004年4月出版发行。该书16开精装本,128页,......
2005年5月,拙作<中国百越民族社会与文化>出版,此后分别寄给海内外的有关学者.2005年6月初,日本木下教授收到书后,从熊本大学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