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威相关论文
一、会议概况“跨越与开放——两岸青年研究生文学高峰论坛”系台湾政治大学“潘思源两岸文学交流论坛”系列活动之一,由台湾政治......
吴宓思想的当下意义(《坚守与开拓——吴宓的文化理想与实践》,蒋书丽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在二十一世纪初的今天,外......
著作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郑大华著/中华书局,1994.2胡适留学日记/海南出版社,1994.8无地自由·胡适传/沈......
2006年韩国中国语教育学会国际学术大会,于6月3日在首尔市东国大学万海馆隆重举行。大会特邀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陆俭明教授、前世......
《读书》今年一期沈卫威先生《话说缪凤林》一文中提到:“战后大后方的教育文化中心有‘三坝’之说:重庆沙坪坝、成都华西坝和汉中鼓......
通常我们认为,一部好的传记应该既是一部以传主为中心的个体编年史,同时又能够由一个人展示出一个时代的社会精神风貌。但是这种......
议茅盾续写“霜叶”的时间和地点李传玺《读书》一九九七年第十期《茅盾的回归》一文,写茅盾续《霜叶红似二月花》是在北京后圆恩寺......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北平琉璃厂开设通学斋书店的孙殿起写过一本厚厚的《贩书偶记》,这是他辑录多年经营中所见古籍而成的一部版本目录......
正如林毓生在《中国意识的危机》中所阐述的,是“五四”激进知识分子对“中国意识的危机”的觉醒,才导致了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
由于种种政治和非政治、说得清和说不清的原因,大陆对胡适较为全面而认真细致的研究直到90年代才算真正开始,一个显著的例子便是,......
对于有关历史人物的很多事情怕都只能是说不清道不明,因此,我们在对一些历史人物所经历的历史事件时也就不能随便下断语。比如陈寅......
1948年12月14日,蒋介石两次亲自打电报催促胡适飞南京,并派专机迎接。胡适得此消息,决定乘机南飞。谁料想,他的小儿子胡思杜竟表示......
吴宓活足84岁高龄,这殊非易事,亦殊非幸事,他晚年的经历再次印证了庄子“寿多则辱”的论断,这无疑是莫大的悲哀。他将自己的一生剖......
20世纪30年代,毛彦文以其才貌双全、善于交际,曾使不少文人雅客傾慕,这其中就包括风流才子吴宓。吴宓时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已经......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毛彦文以其才貌双全,善于交际,曾使不少文人雅客倾心向慕,这其中就包括风流才子吴宓。 吴宓时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
1最成功的人生是什么?不是上帝给了你一副好牌,而是你能把上帝发的一副坏牌打赢。人生的较量有时不是一副牌的好坏,而是打牌的能力......
对文化保守主义的评价注重当代眼光与历史眼光的“视界融合”,因而能够摆脱历史的和当代的偏见,能够把客观的学术原则与敏锐的当代......
沈卫威的学术领域可分为四个板块:东北作家群研究,茅盾研究,胡适研究,吴宓和"学衡派"研究.他的学术研究特色是,将学术成果用传记文......
近十数年来,文化保守主义成为学界研究与争议的热点。不同学者依据自己对中国近现代史和当代生活的理解,对文化保守主义做出褒贬不一......
【正】 国内传记学者沈卫威先生去年出版的《东北流亡文学史论》,对中国民族的情怀与近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均有很透彻的说明。 ......
作为主流文化的反面和制衡,“学衡派”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沈卫威博士的专著《回眸“学衡派”》是一部研究文化保守主义......
梅光迪,字迪生,一字觐庄。1890年生于安徽宣城,12岁应童子试,18岁肄业于安徽高等学堂。1911年参加第三届庚子赔款留美生考试并考中......
在当前茅盾研究貌似“沉寂”,而实质上却渐趋深化,蕴含着突破的新机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筹划和准备,《湖州师专学报》(哲......
五十年代对胡适的统战工作沈卫威50年代,共产党高层领导人在发动批判胡适思想的同时,也没有完全放弃对胡的争取。这和抗战胜利时,毛泽东......
新旧世纪之交的数年间,中国许多大学举办了建校百年庆典,这当然是因为晚清最后十来年正是废科举、兴学校大潮风起云涌之时,当时成立的......
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知诸君可曾注意?中学语文教科书就像一个大功率的扬声器,谁的作品选入,谁的作品就会不胫而走,熏染一代人。因此,......
透过书中的剖析,我们看出胡适身上,一个中国真正知识分子身上所充实着的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情怀。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光辉......
一2018年5月5日至6日,百年中国社会与文学的互动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
《书屋》2011年第9期刊出的刘少勤《鲁迅和胡适精神世界的同异》一文中说:“他(此指胡适——引者)爱上了别的女人,可以查证落实的,......
《吴宓传》对文化保守主义的评价注重当代眼光与历史眼光的“视界融合”,因而能够摆脱历史的和当代的偏见,能够把客观的学术原则与敏......
本文首先阐明确立"学衡派"成员的依据,随之明晰《学衡》"弁言"与"宗旨"的内在关联,进而概括出《学衡》时期"学衡派"的精神特征:批......
本文是历史题材非虚构写作的一次尝试,选取了在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支被认为代表着“文化保守主义”的学术流派——学衡派的缘起为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