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敛之相关论文
《著作权法》修改中的若干问题贾邦俊 (1.1)……………………………………………………………………………经济法应当有自己特殊的......
《大公报》之可贵者 乃在与时俱进而不媚时。既符合时代潮流,又保持其独立精神。
The honorable person of the “Ta Kung Pao” ......
本文旨在以英敛之满族下层旗人、天主教徒和著名新闻人的三重身份特征,全面梳理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剖析新闻人英敛之与法国天主......
劝戒缠足是兴女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公报在其成立之初就积极宣传戒除缠足,从阐明缠足的非正统性和不合理性、提倡“官为提倡”和......
在维新思潮的推动下,男性知识分子意识到,男女必智慧平等后能力才可平等,故开女智为第一义。《大公报》自成立之初,劝诫缠足,改革......
跟北京的很多古建筑类似,且又有自己的特色,它是一种容易被人熟悉的气息,充斥着怀旧味道,让奔波的人在一瞬间就沉静下来,然后心波......
刘乃和先生所编《陈垣同志已刊论著目录系年》,发表于十年前,为陈垣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其中有一些讹误。近年,陈垣先生已刊论著......
英若诚一生近于传奇。他蹲过3年大牢,做过3年的文化部副部长。他是北京人艺黄金时代的台柱之一,也是翻译阿瑟·米勒等人戏剧作品的......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眼望,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1911年秋英敛之为上海求新制造机器轮船厂《产品图册》所作......
在上海图书馆查阅资料,看到1928年3月21日《晶报》上有一篇《吕碧城抱病伦敦》,后在1928年8月29日的一份小报《福尔摩斯》报上,又......
天主教徒英敛之为了让儿子受到西方文明的教育,托雷鸣远神父,把13岁的英千里带往欧洲留学。 转眼到了1924年,24岁的英千里从伦敦大......
学者傅斯年的父亲傅旭安早年任山东东平书院院长,有一回在一家商店里看到一个青年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便与之交谈,得知这名青年叫......
清末,中国外临资本主义势力,内有腐朽吏治,民族危机深重.同时,报纸的普及程度低,清政府以及政治家、资本家,都会干涉报刊的经营,大......
在五大道,在解放北路,在海河沿岸,天津的小洋楼一路欧陆风情。希腊柱、罗马拱顶、老虎窗,各式各样的风格,都安静地隐没在绿树的浓......
英宁出身于豪门旺族,曾祖父英敛之是破落旗人的后代,曾在茶馆里当茶童,但他刻苦自学,用包茶叶的纸练字,成为一代大儒,同康有为等......
傅斯年(字孟真)出身于山东聊城的一个名门望族,其祖先傅以渐是清王朝建立后的第一个状元。有清一代,傅氏家族在科场上得意者不计......
初次参加政治运动王芸生在建国后参加的第一场运动,就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当时,正是全国性批判电影《武训传》以及大规模批......
英达,赫赫有名的英氏家族第四代传人,向我们透露了这个神奇家族的成功奥秘:“我们家一代一代都在做的事情就是3个字——学外语。”......
中国的传统姓氏中,并没有“英”这个姓,英若诚说,他这辈子都没有碰到过跟自己同姓的人。但在中国近代的文化史中,这个家族占有重要......
他曾蹲过三年的牢狱,饱尝艰辛;他也当过三年的文化部副部长,叱咤风云。他曾将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等多......
“看来英家人还是得吃‘洋饭’啊!”瞅着英达、英壮、英宁几个子侄辈儿把情景喜剧这只美国汉堡端进中国千家万户,撒上点葱花,放一......
提起英氏家族,可谓世代名流。英达的曾祖父英敛之是满洲正红旗人,曾创办《大公报》和辅仁大学。曾祖母爱新觉罗.淑仲则出身于皇族......
吕碧城,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宝莲居士。安徽旌德县人,生于清光绪九年。父亲吕凤岐乃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及第,曾任国史馆协修......
一九三六年的秋天,上海《大公报》搞过一次文艺奖金。当时,在文艺界也算一桩创举吧。经过是这样: 《大公报》原是天津天主教人英敛......
英敛之与雷鸣远均为中国天主教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前者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满洲旗人,后者为来自比利时的遣使会神父,对中国......
众所周知:新闻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世界。那么,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面对日益激烈的报纸市场竞争,党报应该采取什么对......
<正> 胡政之先生早年曾投身报界,但他正式从事新闻工作,是从王郅隆时期的《大公报》开始的。此后,他以成功地主持新记《大公报》......
去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大公报百年报庆展》。一簇簇美丽的鲜花、条幅及人们的笑脸。将大厅装饰得富丽堂皇......
2002年6月17日,《大公报》百年。“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方针,“文人论政”的独特气质,使《大公报》成为一段出彩的中国......
《大公报》是中国现代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一张大报,她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一家报纸,诞生于1902年(早期以“大公”为名的七份......
一我与辅仁的关系rn(一)解放前在辅仁工作的态度rn辅仁大学是天主教设立的,创办人是马相伯、英敛之,我和他们两人是老朋友,我因研......
《大公报》是一张老报纸,1902年创刊于天津。它曾经数易其主。创办人是天主教徒、满洲正红旗人英敛之。他思想开明,支持变法维新,......
晚清以梁启超为主要倡导者的“诗界革命”运动,其阵线实际尚可延展到国内。清末(1902-1911)天津的《大公报》即是一例。本文力图展......
本文主要梳理了《大公报》副刊(津版时期)的学术研究状况,选取《大公报》中文学艺术方面涉及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对《大公报》副刊......
《大公报》是迄今为止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也是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我们一般将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大......
说起《大公报》,就不能不提胡政之。相比新记《大公报》的另外两位“巨头”吴鼎昌和张季鸾,胡政之为《大公报》工作的时间最长,贡......
《益世报》1915年10月1日创办于天津,至1949年1月15日停刊,是中国近现代具有广泛影响的全国性重要报纸,它与《申报》、《大公报》......
一九○二年间,美国旧金山《中西日报》刊登美国禁止华工入境的消息传到上海后,引起我国人民的极度不满,上海的《申报》即在当年一......
<正> 抗日战争胜利后,天津旧大公报于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一日复刊。不久,有一位李先生来社说:他收藏的一整套旧大公报,自创刊号直到......
<正>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约我撰写“大公报史”,我虽于1936年起即在大公报社编辑部工作,但非上层人物,所知甚少,只因素......
<正> 《新闻研究资料》从创刊到现在,已经满10周年了。经过园丁们的辛勤耕耘,这片新闻学百花园的一隅之地,早已花枝烂漫,满树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