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在我国市场发展的机会

来源 :2017高端铸铁件熔炼和处理技术论坛暨第六届全国等温淬火球铁(ADI)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vy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等温淬火热处理的技术已经发展超过75年,但是从近40年才开始在商业生产上有较多的实际应用.等温热处理工艺可应用于两种材料:1)钢件的等温热处理:淬火贝氏体钢;淬火马氏体钢;渗碳等温热处理钢.2)铸铁件的等温热处理:AGI等温热处理灰铁;ADI等温热处理球铁;CADI等温热处理含碳化物球铁.总之,渗碳等温热处理钢及ADI等温热处理球墨铸铁提供产业界良好的选择,在我国将有无限的前景。随着等温热处理专业设备开发,本项技术得以普及,专用设备一般须具备以下特点才能满足工艺的要求:多腔式结构等温淬火多用炉,它把淬火盐槽和气氛保护加热室隔开,确保加热室不受盐雾腐蚀和盐槽淬火介质的温度波动,同时避免硝盐份与炉气混合产生爆炸危险;超大容积的等温淬火盐槽,与高效的加热系统、高效的风冷系统和高效的盐槽搅拌系统及淬火盐液流速均衡导流结构,可完全实现淬火过程的等温特性和最小的变形量,在全载淬火状态下,实际测得瞬间温升不超过3℃,5分钟内可控制在±1℃;淬火室加压装置及淬火过程中盐槽盐液内一定量注水,提高淬火盐的流动性和提升淬透效果;多点式气体注入装置滴注系统,配合大流量搅拌系统确保炉膛有效工作区的气氛和工件表面碳势的均匀性;在整个加热、保温、渗碳、淬火等过程中实现全过程记录,出现错误操作和设备故障都会产生警报提醒并安全互锁,确保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多段式清洗机,保证工件的清洗质量和淬火盐的充分回收,达到节能环保功效。
其他文献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测、金相观察、扫描电镜断口分析、断口表面腐蚀产物的能谱分析以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某发电公司的水冷壁管失效泄露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的化学成分符合GB5310标准的要求,失效管的硬度仍在DL/T438-2009标准的控制范围,珠光体仅发生了轻微球化,断口属于典型热疲劳开裂.分析认为:水冷壁制作过程中弯曲工艺不合理所致的内裂纹或残余应力过大,可能是导致管子弯曲处过
为了查明弹簧断裂的原因,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观察、显微硬度检测、断口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结合弹簧的制造和运行情况,对失效的弹簧进行试验分析和研究.认为弹簧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弹簧内弧表面存在凹坑和微裂纹,并在机组循环应力作用下诱发的疲劳断裂.本次断裂的弹簧,首先在其内弧上存在凹坑和微裂纹,为疲劳裂纹的萌生提供了条件,并且弹簧材质与图纸提供不符,同时弹簧外表面形变不充分、不均匀,未能形成有效的马氏
某电厂锅炉后屏过热器发生泄漏,造成该台机组"非停",对爆管及相邻区域管子割管取样分析、#6炉后屏管壁温度超温现象普查以及从机组运行和设计方面进行深层次原因分析,并进一步提出防范措施,相关部门要结合超温现象,分析超温原因,并采取对应防范措施,从设备、人员技术水平、运行方式和燃料等方面着手,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人员操作技能,优化运行方式,提高入炉煤质量等手段控制壁温在允许范围内,分析#6炉各受热面超温情
某电厂奥氏体不锈钢新管水压试验发生腐蚀泄漏.文中通过涡流检测、金相组织分析、腐蚀成分分析、腐蚀印证分析、腐蚀对比分析等一系列试验,并结合不锈钢材料的特点,分析认为凝汽器不锈钢新管包装不符合标准要求,使C1离子与管子外壁接触,破坏了奥氏体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的钝化平衡,致使发生了C1介质腐蚀穿孔泄漏。
某110kV输电线路工程组塔前发现塔材包钢件存在一件断裂、一件开裂,为分析断裂原因开展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原材料存在大量分层缺陷,且角钢材料代用后,弯曲工艺未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在弯曲部位产生了开裂.
本文主要通过对锅炉服役10万小时后的高温受热面管进行宏观、壁厚、胀粗、氧化皮厚度等现场检测以及取样管的金相、硬度、机械性能、氧化皮厚度测量等实验室试验,研究了锅炉高温受热面管长周期运行后的老化状况并对其进行寿命评估.研究结果显示,服役10万小时后高温受热面管组织结构及相关性能发生较大改变:末级过热器受检管段的氧化皮普遍较厚;分隔屏及末级过热器部分管子强度指标下降严重;取样管金相结果呈现不同程度的老
本文对某电厂2号炉二级过热器的1根爆管样(43排)和2根(31、44排)表面发生龟裂管样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二级过热器管子进行了现场内壁氧化皮厚度抽查测量,试验分析工作内容包括:宏观形貌检查、几何尺寸测量、光谱分析、金相分析及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二级过热器44排管样的失效类型为较短时间的较大幅度超温导致的过热爆管.进一步分析超温原因为在3月11日机组启动并网过程中,减温水喷水流量突然增加,主汽温度
本文以ADI900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低温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很大.在-60℃时,相对于常温条件抗拉强度提高了19.8%,伸长率下降33.0%,冲击韧度下降超过了70%,降为31J·cm-2,硬度提高了18.4%.实验结果为研究ADI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性能提供了数据参考,有利于ADI的推广应用.
本文介绍了混凝土(简称砼)泵车ADI弯管铸件的研制与生产应用,包括合理选择化学成分、高温熔炼、采用盖包法富镧稀土球化剂球化处理和高效孕育剂进行孕育处理,采用铁型覆砂铸造工艺,获得优质的球铁毛坯,优化等温淬火热处理,使材料力学性能达到QTD1600-2以上;冲击韧度70J/cm2以上.生产实践表明,采用富镧稀土球化剂、高效孕育剂是保证ADI铸件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通过增加冷铁强制冷却,球化时添加1.2-1.4%的低稀土镧系球化剂、热包时随流加入0.1-0.3%的石墨型增碳剂、包内孕育+随流孕育+型内孕育三次孕育、控制CE及Si含量,降低浇注温度等措施,解决了铸件产生碎块状石墨以及石墨漂浮问题,使厚大位置石墨球数>100个/mm2,球化率>85%。通过增加冷铁,改善了铸件孤立热结处缩松问题,使铸件毛坯通过X射线探伤l级的要求,达到客户的使用要求。从试制过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