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PPO基因的克隆与特性分析

来源 :第二届全国食用菌中青年专家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简并引物克隆了PPO基因cDNA片段,并根据获得的序列信息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从双孢蘑菇中克隆到了两个PPO同源基因的cDNA全长,将其命名为AbPPO3和AbPPO4,分别编码576和611个氨基酸,具有多酚氧化酶的Cu结合保守结构域.同源性分析表明,AbPPO3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真菌PPO同源蛋白的相似性约为21~50%,AbPPO4与其他真菌PPO蛋白的相似性约为20~63%. 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AbPPO3,AbPPO4和已克隆的双孢蘑菇AbPPO2具有较近的进化关系.半定量分析表明.在双孢蘑菇子实体的不同发育时期,AbPPO3和AbPPO4在子实体刚开始形成时表达量最低,在茶杯期即商品菇开始采摘时表达量上升,至子实体完全成熟时即大开伞期表达量一直很高。双孢蘑菇4℃储藏时.AbPPO3和AbPPO4在第1天可检测到微量表达,第2~4天表达均较强,之后至第7天表达量下降.这表明,AbPPO3和AbPPO4可能与双孢蘑菇褐变相关.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香杏口蘑子实体为材料,用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子实体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香杏口蘑子实体中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物质.除多糖外,极性不同提取物的得率表现为:乙醇相>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以BHA作为阳性对照,通过抑制DPPH自由基实验,对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各相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但以乙酸乙酯相、乙醇相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以抗肿瘤药物顺铂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法
利用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对1O株灵芝进行分析,将其聚为三类.对不同类群灵芝菌株的免疫调节、改善学习记忆的功效品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灵芝的功效具有特异性,不同菌株间存在功效品质的差异性.
通过PDA平板拮抗实验,评价了食用菌菌株的抗木霉能力,从408株不同的食用菌菌株中筛选到34株对木霉63有一定抵抗力的菌株,但经过菌袋复筛,发现经过初筛筛选出来的菌株对侵染力强的木霉52没有抵抗力.PDA平板筛选时还发现,检测的所有香菇Lentinus edodes、高温平菇Pleuroms cystidiosus、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和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的菌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色色薄膜对金顶侧耳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生长阶段,红色和黑色薄膜覆盖下的勤务丝生长速度伙、粗壮,浓密、长势强.生殖生长阶段,红色薄膜覆盖下的子实体显蕾时间比透州薄膜覆盖下早4d.蓝包薄膜覆盖下的子实体商品性状表现最好,个人、肉厚、色深,平均子实体厚度、菌盖直径和单从重量最高,分别为0.688cm,5.013cm和69.997g,比透明薄膜覆盖下的子
羊肚菌是马鞍菌科一类真菌,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是一种高级滋补保健佳品.本研究通过对羊肚菌生产过程中配料研究及抑菌方法的研究,初步探索了羊肚菌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的措施,为完全实现羊肚菌工厂化栽培提供一定参考.
在养蚕的空闲期,利用养蚕房和产生的桑树枝条等废弃物进行黑木耳的生产.该方法具有投资少,效益高,易推广等特点.
为了搞清香菇甲醛本底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不同的栽培料种类、香菇品种、出菇管理模式等对香菇中甲醛本底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栽培香菇的主要原料木屑中存在微量甲醛,且树种不同其甲醛含量不等;不同香菇品种间甲醛含量的差异并不明显;出菇管理模式的不同,甲醛含量差异明显,其中覆土式栽培模式其香菇子实体中的甲醛含量最高,层架式栽培模式次之,大棚式栽培最低.
本研究结合简并PCR和染色体步行两种方研究了香菇135菌株的交配型B位点的分子遗传学结构.从135菌株的原生质体单核体1号菌株中获得了1个信息素受体编码基因LErebl-BI和1个信息素前体编码基因LEphbl-BI.经序列比对分析,香菇的信息素受体LErcb1-B1序列与灰盖鬼伞和裂褶菌的信息素受体之间具有同源性,经SOSUI软件分析该序列具有7次跨膜结构特征.信息素前体LEphbl-BI具有C
在浙江食用菌生产基地、超市和农贸市场实地抽样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次提出了浙江省食用菌重金属背景值.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鲜食用菌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为铅O.078mg/kg、镉O.036mg/kg、汞O.009mg/kg、砷O.029mg/kg,干食用菌重金属背景值为铅0.452mg/kg、镉0.254mg/kg、汞O.044mg/kg、砷O.150mg/kg,鲜香菇重金属背景值为铅0.074mz
对山东地区推广的13个平菇菌株进行栽培试验,分析其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为灰、黑色品种,出菇整齐、朵大肉厚,子实体多为丛生,菌褶细白;菌柄软硬程度、子实体颜色、转潮期等性状菌株间有差异.各菌株头两潮的转化率在88%到133%之间,出菇集中,头潮菇的产量高于二潮,两潮菇间产量差距明显.锡平1号两潮菇的生物转化率最高,为1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