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初探

来源 :2018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948221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粤港澳三地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必须从培养目标和培养策略上做出实质性的变革.培养目标应以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自信、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等科技创新人才核心素养为主.在培养策略的变革方面,包括:①课程体系的创新:促进科技教育课程类型的多样化发展,以STEM教育推进高中科技课程建设,重视科技课程的知识深度.②教与学的创新:转换师生角色、从“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以深度学习促进高中科技创新人才核心素养的发展.③评与考的变革:从测试为本的评价走向学本评估.④在粤港澳基础教育“创新生态系统”中培养高中科技创新人才.
其他文献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人在面对复杂的情境和实际问题时,能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有效地运用辅助工具,进行推理、交流、分析和判断,从而解决问题.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实情境的教学原则作为指导教学的参考,使用探究式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等方式,运用跨学科或跨课程的学习作为补充,善用信息资讯科技手段,最终达到数学教育核心素养的实现.
STEAM教育是将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工程教育、人文艺术教育、数学教育的理念融合到课堂中的教学形式;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两者的对接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举措之一.本文尝试以高中物理“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一课为例,就STEAM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对接进行探讨.
文章分析了当前澳门非高等教育(基础教育)面临的困难,指出澳门基础教育发展中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提出稳定办学规模、建立“非高等教育教研室”、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三项提高澳门基础教育竞争力的建议,同时对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中国四省市首次参加PISA2015财经素养测评,成绩在15个参测国家/地区中居于首位.影响中国四省市学生财经素养表现的主要因素有:数学与阅读素养、社会经济文化地位、升学期望与职业期望、用钱体验特别是家庭影响.建议在国家层面成立专门机构推动财经素养教育,从课程角度积极整合财经素养教育相关研究成果,从资源研发角度推动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在学科教学、专题活动、学生社团中自然融合财经素养教育,精准开展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之2015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幸福感研究数据显示,京-沪-苏-粤、香港和澳门学生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情况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学生周末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时间较长,平均达100~200分钟.②澳门学生上网纯粹以娱乐居多,内地学生则主要以社交为主;香港学生兼具京-沪-苏-粤和澳门的娱乐与社交特性,各种网络活动吸引各地区40%以上的学生参与.③极端互联网使用者的学校归属感较低,各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想的提出给三地教育带来了无限机遇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为高质量、规模化、国际竞争力强的基础教育提供了可能.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推进粤港澳基础教育融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搭建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平台,通过建立基础教育联盟,在教学、教研、师资、学校等维度开展深度合作.
广东省是外来务工人员人口大省,随迁子女人数亦居全国首位,其特点除数量呈规模大、增幅大之外,分布也相对集中,尤以粤港澳大湾区九市为主要聚集地.当前,广东虽然在解决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上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粤港澳大湾区部分地区公办教育资源有限、配套经费欠缺、土地资源供给不足以及教师编制短缺等多方面问题,要实现随迁子女与户籍学生平等接受教育,仍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和压力.为更好地执行中央提出的“两为主
本研究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价值链之一——艺术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探寻湾区传统艺术文化的同宗同源.在梳理国内外传统艺术文化保护的典型案例基础之上,提出湾区传统艺术文化基础教育传承体系的模型,包括正式学习:常规课堂课程的建设与课外社团的开展,以及非正式学习情境搭建的策略.
本文介绍了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长沙街道开展粤港澳教育文化交流活动的背景,通过对香港教育科学发展的考察学习认识,提出对长沙街道素质教育的现状发展思考,指出长沙街道素质教育需提高有效性、加强内涵性和完善均衡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新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梅州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提出建设山区文化强市战略决策中,教育系统在“弘扬客家文化,传承客家精神”特色教育方面开展有效尝试,学校在教育中融入具有“世界客都”客家特色的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客家特色的办学项目,力争实现文化传承与教育提质的双赢局面,探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