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众所周知,中西方绘画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上.由于题材上文化需求的差异和绘画介质的结构不同,中国画中的线性透视法的发展与西方完全不同.事实上,如潘诺夫斯基所说,透视不仅仅是一种再现视觉现实的方法,而且是代表着更大文化差异的象征形式.透视是西方油画不言自明的基础,潘诺夫斯基称其为西方文明的象征,"构成形式的意愿"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种图式的表达,这种图式将社会、认知、心理以及既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中西方绘画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上.由于题材上文化需求的差异和绘画介质的结构不同,中国画中的线性透视法的发展与西方完全不同.事实上,如潘诺夫斯基所说,透视不仅仅是一种再现视觉现实的方法,而且是代表着更大文化差异的象征形式.透视是西方油画不言自明的基础,潘诺夫斯基称其为西方文明的象征,"构成形式的意愿"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种图式的表达,这种图式将社会、认知、心理以及既定文化的技术手段同协调整合的整体连接在一起.潘诺夫斯基还用康德的先验论作为不同时代透视系统的前提,将透视作为卡西尔象征形式的一种,在处理思想体系新旧交替的问题上又让人看到黑格尔主义的影子.本论文从视觉生成机制与知识谱系、关于透视的技术史和哲学史、透视结构与文化观念的差异三个方面对《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做了深入的讨论,指出潘诺夫斯基对透视的研究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他将透视放在文化背景中,使其成为精神和世界间创造性的相互依赖的表现,即一种象征形式.
其他文献
老庄思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对古代文明的批判性反思,作为对文明的怀疑与质疑,其与古希腊的犬儒主义、斯多葛主义确有相近之处,与西方近代以来的卢梭、希勒、尼采、海德格尔等人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与批判也有相似之处,与佛学也有深刻的相通性.在这里我们仅就老庄与佛禅美学的异同做一点简要的比较,以期更进一步了解老庄思想的深刻性.
"中华美学精神"是多层面的构成.从文化和族群的意义上说,以"中华"而不是"中国"来定义"美学精神",说明这一术语已超越了单一华夏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层面,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多种文化和美学精神的融合."华夏正声"是中华美学精神的主体,但中华美学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吸纳改造外来文化并与之相互涵容.中华美学精神的建构与汉字书写有着密切关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具体说,汉字对于中华美学精神的建构主要体
南高北低的地形、山地为主的地貌、丰沛充足的雨量造就了江西山水润如酥、美如画,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独特风光,形成了峰险谷深、云腾雾奇、瀑巨泉温、湖光辉映的比较优势;悠久的历史、丰厚的人文又使江西的山水融古今高僧、书院瀚香、名士妙文、建筑艺术、民俗风情、政治风云于一体,形成了层次鲜明、错落有致的山水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的江西山水极具审美价值,既可以徜徉其间,体验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又可以寄情山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有机整体主义宇宙观,为中华传统美学和艺术提供了哲学基础,使中华古典美学与传统艺术形成了一个核心的观念与精神.这就是美学与艺术中与整个中华古典文化一脉相承的"通"或"大通"的观念与精神.中华古典美学与传统艺术中所谓的"通"或"大通",表现在很多不同的思维层面与文化的维度,是一个全局性、整体性的观念与精神,而不是局限于某些个别领域的观念,在整个中华美学与艺术的发展进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
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能够深刻传达中华文化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趣味.从一定意义上说,理解了中国艺术精神,也便体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因此,中国艺术精神研究是一个重要命题,而象征物则是研究中国艺术精神的有效渠道.从大处而言,这是理解中国艺术精神,进而把握整个中华文化的有效渠道和鲜活媒介;往小处看,它又是个体情趣和审美趣味的直接体现.因此,对于象征物的捕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
中国美学认为,人应该本真的、诗意化生存,要"归朴"、"反身"、"由己",还原到原初真我,也即所谓原初"仁"、"诚"之心性."仁""诚"为"人"天然纯然、本然自然的心性,为"人"之真我所在,为"人"朴素的原初生命域,只有回归自然本性,以敞亮原初纯粹自在的本真之心,同乎自然、无为无造、悠然陶然,才能于审美活动中即境缘发,即景起兴,触目道成,以达成率真率性、自然本然的生命域,获得生命感悟.这种审美意识显
"和"是中华美学的哲学基础,也是中国艺术境界论的核心范畴.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和"追求平衡、秩序、安定和规范,然而,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打破和谐、悖离常规往往是常态,"和"反而成为"非常态"的存在,"不和"反而构成了艺术发展的动力."中和"艺术创作原则的确立,一方面促进了中国艺术的精神觉醒,但同时也构成了艺术创新的障碍.经过现代诠释和合理改造的"和合"之美,可以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现代转型的重要资源.
20世纪以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器物考古的进展,打破了传统国史"民族出于一元"、"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为认识中国早期文明提供了更趋多元的向度.但是,这种早期文明的多元性,并不能掩盖其文化、政治逐渐走向一体的事实.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史前文明多元性的判定,主要依据当时陶器器型所显现的地区差异.与此比较,青铜铸造技术的出现,一方面接续了陶器,另一方面则以其跨区域的生产模式,将广大的国家疆域连缀成了一个整体
朱谦之在美学上的成就与建树与其哲学观息息相关,其中最为典型与集中的体现就是他在"无元哲学"中的"直觉"思想、"唯情论"哲学中的"真情之流"思想都为其美育思想提供了最为原初的、最为根本的视野与基点,尤其是朱谦之对"直觉"之中"进化"、"创化"、"理想性"等意义与价值的强调,以及在"真情之流"中对周易哲学时间性思想的卓越分析,使得"兴发"、"涌现"、"绵延"等标示时间特性的术语与概念成为分析与把握美育
传统上对"诗可以群"多从功能论视角进行立论,凸显了诗的政治、道德内涵及其审美教育功能.而从存在论的视野看,"诗可以群"可以理解为对先秦礼乐生活的概括,在礼乐生活中生成了古典交往论的美学观念.从礼乐生活这一传统发展到后世的诗歌生活,成为"诗可以群"新的形态,表现为"嘉会寄诗"、"文学友会"等观念.在丰富诗歌交往活动和大量的交往应酬诗歌中,始终贯穿着礼乐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