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叠/侏罗系之交海洋生态系统中发生了显生宙以来的五大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之一,与之相伴的是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研究普遍认为,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气候的变热的。然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是否发生过大规模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这一时期气候如何更替?均还存在意见的分歧。比如,有学者对格陵兰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植物群及气孔指数的研究后认为,三叠/侏罗世之交大气CO2浓度上升,温室效应明显,气候升高了3-4℃,为升温过程(Mc Elwain et al.,1999),有学者通过研究地球化学指标,提出三叠/侏罗之交气候变为季节性潮湿(Cirilli et al.1999;Berra&Cirilli1997;Bonis et al.2010)。另有人则通过奥地利三叠/侏罗系界线层型剖面粘土矿物的分析得出了晚三叠世最晚期气候潮湿,而早侏罗世最早期湿度下降的结论(Zajzon et al.,2012);对波兰盆地的研究得到的结果类似,即晚三叠世湿度呈增加趋势,早侏罗世湿度则为下降趋势(Bra?ski,2014)。此外,还有研究发现这一时期地层中的丝炭含量增加,指示森林野火频繁,说明气候可能要趋干(Belcher et al.,2010)。对我国四川盆地三叠/侏罗系之交的系统孢粉分析提出气候发生过多次干湿的波动的意见(Li et al.,2017)。对新疆准噶尔盆地郝家沟剖面植物和孢粉的系统研究建立了自上三叠统郝家沟组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连续演变的植物及孢粉组合序列。植物群由晚三叠世Danaeopsis-Cladophlebis ichunensis组合到晚三叠世最晚期的Hausmannia-Clathropteris minoria组合,反映温和气候,可能属于紫萁科的小羽片大叶型的枝脉蕨种减少,而指示炎热气候的双扇蕨科出现,且显著增加,出现了Hausmannia sp.,Dictyophyllum sp.,Clathropteris minoria and Clathropteris sp.等属种,说明气候明显著变热。进入早侏罗世的最早期,植物群Todites princeps-Clathropteris elegans组合中双扇蕨科依然存在,但比例较晚三叠世有所下降,而紫萁科则又复增加,具落叶习性的银杏类频繁出现,指示气温有所下降。到早侏罗世的第二个组合,八道湾组上部的Coniopteris gaojiatianensis-Cladophlebis组合,由温凉型植物,紫萁科为代表真蕨类和茨康叶目为主的银杏类占主导,而双扇蕨科等已经消失,反映了温凉的季节性气候的特点。总之,在准噶尔盆地三叠/侏罗纪之交气候经历了先升温,直到三叠纪末期,进入侏罗世早期开始降温的演变过程,并保持了相对较潮湿的特点。共生的孢粉组合也指示了类似于大植物化石所反映的演变过程,组合中一直维持了5%以下的Classopollis低含量,也反映气候潮湿。此外,以含煤为特点的沉积特征同样指示了潮湿的气候类型。不过,在侏罗系的最底部出现了一套数米厚的紫红色泥岩,可能反映曾出现过短暂的干旱,但其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有待进一步研究。笔者对华南四川盆地三叠/侏罗世之交的植物和孢粉做过一些工作,发现在晚三叠世须家河能的中上部双扇蕨科大量出现,指示气候炎热而潮湿,地层也发育了煤层;而进入早侏罗世后,双扇蕨科明显衰退,孢粉组合中Classopollis含则量突然升高,反映出现气候干燥趋向,与新疆准噶尔盆地不同。从全球的角度看,郝家沟剖面的特点与东格陵兰类似。当时准噶尔盆地处于东特提斯洋的东北缘,可能是靠近特提斯洋的缘故,气候潮湿。华南的四川盆地可能与欧洲奥地利类似,在早侏罗世或已经远离大洋,近于内陆环境,故气候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