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革兰氏阴性菌中,活化的外派泵系统如acrAB-tolC是引起细菌多重耐药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在沙门氏菌中共有五种RND系统:AcrAB、AcrD、AcrEF、MdtABC和MdsABC,另外还存在其它家族的外排泵系统,如MacAB、MdtK、EmrAB和MdfA。沙门氏菌外排泵的调控比较复杂,其转录调控是多层次的。在大肠和沙门氏菌中,acrAB的调节机制研究得最详细。acrA和acrB基因位于同一个操纵子上并被共同调节。在局部水平,acrABB被阻遏因子抑制。在全局水平,acrAB-tolC的表达会受到AraC/XylS家族的转录调控因子MarA、SoxS、Rob和RamA的影响。AcrAB-TolC作为革兰氏阴性菌最重要的外排泵,除受上述调控因子的调控外,它与其它的RND外排泵及非RND外派泵或许在功能存在着某种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探讨沙门氏菌acrAB外排泵与其它RND外排泵及非RND外排泵间是否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方法]对近十年来国内外报道的关于沙门氏菌外排泵AcrAB-TolC与其它外排泵系统间相互影响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论述外排泵系统在功能上的相互影响的机制。[结论](1)在大肠杆菌中,当敲除外排泵acrB或者失活acrAB时,细菌的外排作用受阻,一些细胞代谢产物会在菌体内蓄积,进而会促进一些全局性转录调控因子的表达,反馈性地促进acrAB系统的表达。因此,我们推测在沙门氏菌中,当外排泵acrAB-tolC失活时,同样存在着类似的acrAB对自身进行反馈性地调节的机制。(2)沙门氏菌中RND外排泵系统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调节的机制,一旦一种RND外排泵失活后,细菌其它的RND外排泵能感知这种变化,并使其进行补偿性表达增加,细菌在表型上表现为对某些抗菌药的敏感性增加,而对另一些抗菌药的敏感性降低。RND外派泵系统间的相互调节也是通过全局性调控因子进行调节。此外,缺失任何一种acr基因都会引起细菌致病力显著降低。(3)在已知的9种沙门氏菌药物外排泵系统中,缺失除acrAB外的任何一种外派泵系统都不会对细菌的耐药性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当连续缺失沙门氏菌中的9中外排泵后,沙门氏菌缺失菌对某些化合物的敏感性甚至要高于acrAB缺失株的敏感性。而且,缺失这9种外排泵后,沙门氏菌对小鼠的毒性消失。但是,在沙门氏菌中,RND、MFS、MATE和ABC家族外派泵系统间是否也存在相互的影响,缺失其中一种是否会改变其它外排泵的表达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