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吸入颗粒物其也可被称为"微粒物质",即指细颗粒物,它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2.5的大气颗粒物。相较于粗颗粒物(即空气动力学的直径在2.5~10),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比更大,90%的细微颗粒物可以深入到肺泡中,并可以进入血液从而输往全身;而PM10中的粗颗粒物部分经吸入后一般会聚集在下呼吸道,危害相对于PM2.5而言较小。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据人口统计来看,2015年6月北京市常住人口2168.9万人。据《2007~2011年北京市某区居民疾病死因顺位分析》中得知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是影响北京市某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且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0.72%。目前,大气颗粒物与循环系统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已成为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颗粒物浓度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本论文利用北京市某站点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北京市3家综合性大医院同期心律失常疾病的资料、以及同期的PM10和PM2.5资料,运用时间序列方法结合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研究北京市PM10和PM2.5对心律失常疾病日入院人数造成的影响,并按性别、年龄分别建立单污染模型和双污染模型,其中年龄分为15-60岁、61-75岁以及大于75岁人群,并考虑0-6天滞后效应,定量分析了颗粒物浓度每上升一个四分位距,对各人群心律失常患者影响的相对危险度,为公共医疗及气象服务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单污染模型中,PM10对男性以及大于75岁人群心律失常患者的相对危险度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男性在滞后6天时RR值达到1.130(1.023~1.249),大于75岁人群RR值在滞后1天时RR值达到1.111(1.015~1.215);PM2.5也只对这两类人群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在滞后0天的相对危险度最大,达到1.140(95%CI:1.007~1.291),比女性影响要大,大于75岁年龄段人群在滞后1天时相对危险度达到最大,为1.218(95CI:1.056~1.405),远大于其他年龄段,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双污染模型均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