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输入蛋白α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来源 :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入蛋白α(importin α,IMPα)在动物配子发育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单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MDGMS)油菜分离群体为材料,在MDGMS不育及等位可育系中克隆了油菜核输入蛋白α基因.不育和可育系genomic DNA序列之间多个位点存在突变差异,而cDNA序列之间只有2个位点存在突变差异.油菜输入蛋白α基因(BIMP a)包含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输入蛋白α在突变不育系有1个位点缺少2个谷氨酰胺(QQ).结构域分析表明,油菜输入蛋白α结构域包括1个与输入蛋白β结合的N末端结构域(IBB)、8个ARM重复单元(ARM repeat)和2个HEAT重复单元(HEAT repeat),组成完全与输入蛋白α结构域一致.RNAi结果表明,油菜输入蛋白α不仅控制雄配子的发育,也控制雌配子的发育,同时与植株的长势及抗病性相关.转基因植株长势较差,不能结实且易感病.利用蛋白融合表达对该基因进行组织和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IMPα主要在疏导组织和花药中表达,且定位于细胞核中.
其他文献
芸薹属中包括多种重要的油料作物,近年来,SSR标记由于其简易性、丰富的多态性和共显性,已成为重要的分子标记.芸薹属物种中,许多SSR标记已经被开发,但并不是每个SSR标记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每次应用时必须进行筛选.为了减少劳力,节约成本,我们从定位在19条芸薹属连锁群上(A和C基因组)的2353对引物中筛选出190对高效的核心SSR引物,每条连锁群上10对引物.另外,我们也建立了19套多重PCR,每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LTR反转座子是最重要的转座子类型,它通过大量复制改变基因的功能或重构基因组.有些LTR反转座子偏爱性地插入到其它的LTR反转座子中,但组成这些嵌合型转座子的原因和进化意义尚不清楚.本研究中,我们从1.52Gb的芸薹属序列中,寻找到6个高度富集LTR转座子的BAC.其中,4个BAC的LTR转座子形成主要是自我复制,少数来源于外源转座子的插入.通过Genescan软件分析,共预测到2
目前芸薹属作物中已经检测出大量的QTL位点,但是主要性状的QTL的精细定位进展缓慢,而功能型标记的开发或许能够突破这个瓶颈.我们利用芸薹属物种公共数据库中转录子组装序列(Plant Genome Database-assembled unique transcripts,PUTs)设计了7836对SSR引物,并通过Blast2GO软件对这些包含SSR的PUT序列进行了功能注释.研究发现这些含有SS
白菜和甘蓝亲缘关系非常近.本文通过对芸薹属二倍体种白菜型油菜(AA)和甘蓝(CC)幼苗期蛋白质组学的比较研究,发现二者具有28.2%共同蛋白质成分,同时基因组A和C的特征蛋白分别占32.0%和39.8%.基于两个物种的特征(差异)蛋白,开发出用于区分A和C基因组的基于PCR的分子标记.
通过对甘蓝型油菜和白芥属间原生质融合后代的不断回交,获得了大量不同表型的株系,例如长角果、角果密度高、以及类似于白芥种子的黄籽性状。对24个BCF4株系进行核盘菌菌丝接种以确定它们对菌核病的抗性,发现有4个株系的菌核病抗性要优于中双9号。成熟种子解剖学比较分析表明种皮色素主要分布在栅栏层,而白芥的栅栏层要明显薄于甘蓝型油菜。白芥种子子叶细胞蛋白体的面积指数最高,甘蓝型油菜的最低,杂交后代介于这两者
基于DNA的分子标记在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资源评价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理想的分子标记应该具有丰富的多态性、稳定性、易于扩增以及高效性等特点,然而利用传统的分子标记很难同时满足这些条件.MicroRNA是一类已经在很多物种中发现的内源性非编码RNA.这些MicroRNA以及MicroRNA前体的高保守性特点给开发新的分子标记提供了可能.我们从甘蓝MicroRNA数据库里
高等植物多倍化是植物进化的一个重要过程,常常会诱导胁迫和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选用异源四倍体模式植物甘蓝型油菜进行植物异源多倍化过程中蛋白组的变化研究。对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F1-F4)叶片的蛋白质组进行大范围分析,并且与它的二倍体纯合亲本白菜型油菜和甘蓝进行比较。发现所有差异表达蛋白的丰度在F1和亲本中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些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并不介于两亲本之间,表明了人工合成种重塑表达的非加和
oguC油菜(Ogura-cms胞质杂种)线粒体全基因组是长258 473bp,含有33个蛋白编码基因,3个rRNA基因和23个tRNA基因.线粒体类型的基因组含有两个atp9基因拷贝并且缺失cox2-2基因拷贝.相对于nap CMS线粒体基因组,胞质杂种线粒体基因组具有40个点突变散布于23个蛋白编码序列中.atp6基因具有异常的启动子序列,而tatC基因具有异常的终止序列.占基因组80.11%
会议
使用PCR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确定甘蓝型油菜和白芥体细胞融合后代是否发生了基因渗入.使用微卫星核心序列33.6作为引物,在黄籽后代中扩增出了一条288bp的白芥特异性条带.使用白芥基因组DNA作为探针与黄籽后代杂交没有发现杂交信号.另外,根据模式植物拟南芥类黄酮合成基因设计简并引物检测黄籽后代相关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拟南芥、白芥和甘蓝型油菜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并且由于基因组进化的
原生质体融合为打破不同物种之间杂交障碍提供了可能,并且使核基因和胞质基因在不同物种间转移,极大地丰富了栽培品种的基因库。同时,相比于传统的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可以更高效的产生新的种质,促进栽培作物的改良。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在使用原生质体融合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进行改良育种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讨论了我国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小麦、油菜、柑橘和棉花中已经取得的应用和潜在的用途。具有良好抗盐、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