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要利用2008-2009年金华CINRAD/SB雷达资料,对比分析了γ中尺度强对流单体中,弱降雹和短时强降水过程的VIL特征及其演变。结果表明,降水粒子大小和云体移速足影响VIL值的重要因子。移速快且直径小于4mm的降雹过程的VIL值明显偏小,而短时强降水过程的VIL值对降水强度的反应并小敏感。相邻几个体扫连续出现底层强回波中心与VIL大值区的位置差别町以做为判断小冰雹的依据之一。移速慢的冰雹云在
【机 构】
:
浙江省金华市气象局,金华 321000
【出 处】
:
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利用2008-2009年金华CINRAD/SB雷达资料,对比分析了γ中尺度强对流单体中,弱降雹和短时强降水过程的VIL特征及其演变。结果表明,降水粒子大小和云体移速足影响VIL值的重要因子。移速快且直径小于4mm的降雹过程的VIL值明显偏小,而短时强降水过程的VIL值对降水强度的反应并小敏感。相邻几个体扫连续出现底层强回波中心与VIL大值区的位置差别町以做为判断小冰雹的依据之一。移速慢的冰雹云在降雹前会出现VIL的跃增。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详实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徐州市1950年至2008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夏季降雨量的变化,从而证明了徐州地区的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夏季降雨量的变化尤为显著。由于近几年夏季平均降雨量增加了38%。夏季涝渍灾害加剧造成秋熟旱作物严重减产,直接威胁到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通过利用水稻和玉米等旱作物产量的对比分析,论证了调整农业作物布局的必要性,据此给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并分析了该措施可以带来的巨大经
强对流天气是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发的灾害性天气,其天气过程的产生和发展受者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比如水汽条件、大气垂直运动等。2008年5月27日午时12时19分在南京地区发生的强雷暴天气是一次典型的强对流过程。本文通过运用多途径分析方式去分析此次过程,使用较为全面的探测资料力求更加准确的分析判断雷暴生命期特征,通过分析结果可知雷暴之前南京地区持续高温使该地蓄积了大量小稳定能量是此次雷暴的先决条件,
将国内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Lev~Ⅱ的9个仰角的原始反射率和径向风资料应用于中尺度模式ARPS,通过对“718”济南短时特大暴雨过程的个例研究,分析了雷达资料对初始场的改进效果及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利用雷达反射率和径向风资料改进过的初始场能明显改善中尺度数值模式短时定量降水预报。对比风场发现,雷达径向风调整后在初始场中出现明显的中小尺度特征,能减少模式的延迟时间。随着积分的进行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运用卫星云图研究飞机积冰的现状,分析了国内研究工作的优缺点,对飞机积冰的卫星反演提出了新的建议。
计算热带气旋年频数时间序列和其一阶、二阶差分序列的均值生成函数,进而计算各均值函数的延拓序列,并由此得到累加延拓序列作为预报因子库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因子由前期环流组成。依据双评分准则进行因子粗选,进一步利用最优子集方法构造BP神经网络的学习矩阵,建立神经网络混合预测模型制作热带气旋年频数预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热带气旋年频数变化趋势预测的能力。
利用盐城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建湖县观测站降水量资料,对2008年6月的6次三个等级降水过程进行环流背景和局地雷达信息特征分析,其中对不同等级降水进一步给出夜雨及午后雨典型降水时段分类。在环流背景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对应各类降水的多普勒天气雷达降水回波强度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相应时空的雷达径向速度场结构,归纳出降水量级动力信息特征。在两类主导性天气尺度环流背景下,局地雷达要素分布指示更明确的讯号:
本文将中尺度非静力WRF模式与一个三维对流云模式相结合,以集合预报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积云尺度集合预报方法,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南京周边地区雷暴天气的特征预报。利用南京夏季雷暴天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SCIT)进行预报效果的检验。结果表明,积云尺度集合预报对研究区域内未来一天雷暴强度、分布预报效果较好,尤其对强雷暴的分布有较强的预测预警能力。
为了解决多普勒天气雷达综合产品处理平台研发过程中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线程并行控制结构,在充分利用目前发展水平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处理模块基础上,实现对江苏省全部多普勒天气雷达站的并行监控与并行产品处理。该控制结构的应用,增强了对各雷达站点目标产品生成过程的监控能力。
本文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资料、NCEP 1°×1°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结合南通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及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对2009年6月5日南通强飑线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指出,南通当天处于上干冷下暖湿不稳定层结当中,当北方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交汇长江中下游一带,较强的冷空气侵入地面切变线激发暖湿气流强烈辐合抬升产生飑线,此次飑线过程属冷锋飑线过程。5日08~14时,大气层结越来越不稳定,不稳定
本文利用NCEP、MICAPS、雷达产品等资料对浙江省2月份23~26日连续降雹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连续降雹过程降雹区均出现在高低空急流轴交叉点南侧约1个纬度,底层辐合区:850 hPa较强的水汽辐合和湿舌为此次降对流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上干下湿结构使对流性不稳定增强,逆温层存在使大量不稳定能量储积起来,触发强对流发生;IC500-700指数对此次降雹过程有较好指示意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