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1)是丙型肝炎病毒(HCV)入侵的首位受体分子,同时也是体内胆固醇运输的重要受体,已有多项研究证明脂蛋白通过与SR-B1、病毒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在病毒入侵时发挥重要作用。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疾病间的关系近年来备受关注。SR-B1在人群中存在基因变异,本研究拟分析SR-B1 SNPs对HCV感染性的影响。方法:定点突变构建SR-B1SNPs突变体表达质粒,构建SR-B1的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在24小时和48小时收集细胞上清感染Huh-7.5.1细胞,G418筛选Huh-7.5.1/SR-B1-细胞;野生型和突变型SR-B1分别转染Huh-7.5.1/SR-B1-细胞,48小时后用HCVcc和HCVPp感染,免疫荧光测定感染性;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中转染同剂量的野生型与突变型的SR-B1,通过RT-PCR以及WB检测SR-B1的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稳定表达野生型和突变型SR-B1的CHO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与病毒以及包膜蛋白E2的结合能力;用带有荧光标记的HDL(Alexa-HDL)与稳定表达野生型和突变型SR-B1的CHO细胞孵育,流式细胞术检测结合力。结果:获得Huh-7.5.1/SR-B1-细胞系的基础上,筛选到3个对病毒感染有影响的SNPs位点,分别为:S112F突变体减弱病毒的感染,T175A、P297S突变体增强病毒的感染。SR-B1突变体在细胞中的分布没有发生改变,与野生型一样在细胞膜以及细胞质中都有分布。所有突变体中除了S112F以外都对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S112F突变降低了蛋白的表达,但对RNA水平没有影响,分析可能是突变改变了RNA的结构,降低了翻译效率。3个突变中T175A、P297S突变增强了病毒以及包膜蛋白与SR-B1的结合,而S112F突变后却有微弱的降低。这与对病毒感染性的影响结果一致。携带着3个突变的人群体内的胆固醇水平较正常人高,通过流式分析所有突变型的SR-B1与HDL的结合都较野生型低。这说明突变减弱SR-B1与HDL的结合从而减低胆固醇的运输效率,引起体内的胆固醇水平上升。结论:从HCV的受体分子SR-B1上找到与病毒易感性相关SNPs位点,并在体外细胞水平上证实,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