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时期京津地区英文报的对日舆论斗争评析

来源 :中国新闻史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n00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洋政府时期,京津地区的英文报主要由美、英、中、日等国势力支持,各自为本国利益服务。但由于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企图独霸中国,违背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而招致各国所办英文报的一致指摘,给日本外交施加了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本文将对北洋政府时期京津地区英文报各自所代表的外国势力进行分析,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在京津地区进行英文宣传的手段和方法,并展示出包括美、中等国势力所办英文报是如何针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进行舆论斗争的。本文基于对报纸原件和日本外务省文件等重要史料的挖掘,并对重要新闻事件进行案例分析。
其他文献
1927年,武汉《中央副刊》在国内革命风起云涌的历史背景中创办。由孙伏园任主编。该刊宗旨是成为“一百种杂志的代替品”;实现“大报之副刊化的企图”;担当“学术的日报之雏形”。其形式朴素,内容丰富,并办有星期日特刊《上游》。该刊虽仅出159期,但在孙伏园的主编下影响力颇大,具有鲜明的特色:纵横中外,采挹四方;刊载学术,发展学术;联系现实,与时俱进,为当时期新艺术的诞生、发展及引导革命舆论作出了贡献。
本文以邹韬奋在《生活日报》上发表的55篇社论为研究蓝本。通过阅读和研究发现:他的第一篇社论《发刊词》在55篇社论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由此本文从《发刊词》入笔,指出邹韬奋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一贯主张:抗日要表现在行动和事实上。围绕这一中心论点,结合具体社论中邹韬奋对待政治界掌权人、文化界名人及进步知识分子等不同人物的不同态度来进行具体的分析、阐释和论证。
道者,方向、方法、道理之谓也。以人为本既是新闻媒介应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又是新闻媒介获得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而要真正实现新闻媒介的以人为本,我们从观念认识到方法措施上都还要做很多努力。
大众传媒的兴起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最为重要的特征。报章杂志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思想变迁,是中国现代性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同时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也通过其自身的文化传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观念,是中国现代性的启蒙者和参与者。邹韬奋国外通讯以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国际视野,表现了他启蒙、救亡和建立民族国家的现代性思想的发展历程。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日本左翼作家田村俊子1942-1945年在中国上海创办《女声》杂志的活动,进一步剖析日本军国主义最嚣张时期田村俊子个人选择的复杂性。田村俊子1942-1945年的《女声》时代研究,是民族、战争、女性多重视野下展开的沦陷区文化的个案研究。民族、文化和性别身份在田村身上并置,她的性别身份成为她晚年展开文化活动的中心点,她在中国倡导近代以来所提倡的独立自主的“新女性”,而非日伪刊物中所宣
沿着历史的轨迹,重读邹韬奋的报刊生涯,大众新闻思想依然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本文以历史为依据,从邹韬奋的思想基础和办报理念两方面进行梳理,重新审视其大众新闻思想,以期获得现实启发。
作家周立波在其数十年革命生涯中先后在十数种报刊担任过主编、副社长、编辑、记者、评论员等职务,兼有多种媒介身份,称得上是新闻全才。在一生的编辑工作中坚持“大众本位”的读者意识,始终着眼于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把贴近大众、服务大众、引导大众放在首要位置。作为作家报人,周立波深谙“杂志”出人的文坛生产模式,他的“杂志出人”的作者意识强调编辑和刊物对作者的开发之力,坚持以评论等形式推介新人新作,认为“评论出
晚清时,北京出现了许多白话报和白话图画报,完全用地道的北京土话,反映街头巷尾发生的事,地方味很浓,非常有历史价值。其中最主要的白话报有彭翼仲创办的《启蒙画报》、《京话日报》,回民丁宝臣创办的《正宗爱国报》;白话图画报主要有张展云创办的《北京画报》、杨竞天创办的《白话画图日报》。这些报纸虽然在当时地位不高,但对开发民智、监督社会都发挥了一定作用。为使不识字的人也能了解社会新闻,市民中出现一些学生、警
1893年3月23日在汉口问世的《字林汉报》,是外国人在中国内地发行的第一份中文日报,由上海英商字林洋行首创、作为其上海本部的中文日报《字林沪报》之分馆。该报创刊不久其报名即由《字林汉报》改为《汉报》。本文根据它们的52份报纸原件,着重对英商时期的《字林汉报》及《汉报》就其创办、版式、报道特征和内容倾向进行探讨。
维新报刊的题材选取上主要将“眼球”集中于上流社会,因而其受众大都为士绅群体,而不是普通民众,而且维新报刊的发行依赖官绅群体;维新报刊宣扬的群体观念导致了维新派所组织的各种学会群体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明确的政治纲领、组织原则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维新报刊创办资本不足、销量太少以及社会风气未开等生存环境的不利,制约着维新报刊的发展,严重削弱了其影响力。这些局限性使得维新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失败也就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