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业设计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工业设计的灵魂,工业设计教育的核心也是要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如何通过教育促进整个社会的创新行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在分析创新的社会价值与创新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认为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培养直觉和逻辑思维,培养创造性想象力。
其他文献
学习评价与教育方式相互影响,以考试为主的学习评价阻碍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构建多维学习评价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力学习理论,通过问卷设计和调查,对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学习评价指标,采用专家意见赋权法,举例说明了如何评价学生学科成绩。
本文针对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毕业教学实习教学方法单一、内容陈旧、亟待改革、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现象,提出了“一次实习,两份收获”的思路,将毕业生毕业教学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构建毕业教学实习与就业保障体系,使毕业实习教学方式和内容切实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利用毕业教学实习机会,拓展就业市场,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提
加强研究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提升研究生整体素质的要求,他们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和决定他们在职业竞争中的胜负。推进研究生文化素质教育,提高研究生“连续性创新”、“系列创新”、“集体创新”的能力,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一个紧迫课题。本文从研究生目前文化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探讨分析了促进研究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谐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认为应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明确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
知识经济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高等教育区域化成为一种趋势,地方高校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优势,探索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相互适应且共生共荣的途径及方式,精心设计维系机制、互动机制、互利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等一系列长效机制,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和颇具生命活力的发展模式。
加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是高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塑造每个学生强健体魄、和谐心灵的需要。本文就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路为其发展提供借鉴: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不断深化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不断优化公共体育课程管理;提高公共体育课教师队伍水平;保障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经费
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在培养理工科创新性人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索出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提高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制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认为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一刀切”教学模式不适应“大众化”教育需要,设备经费投入不足制约教学质量提高大负荷教学工作量制约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制约教学质量提高。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一)因材施教
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四川的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川、人才强省”战略,为四川省灾后重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要组件省级“智囊团”机构,培养一批专兼职高教研究队伍,造就一批创新型教师队伍,积极实施产学研教学模式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多层次化。为此,四川应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推进“科教兴川、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努力实现教育强省的目标。要更新高职学校办学理念,树立需求导向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观;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多层次发展职
本文以西南石油大学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为背景,论述了地方高校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采取“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的思路。
高校办学质量是高校的立校之本,提高办学质量,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需要,更是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本文认为办学规划不足,师资力量落后,教育质量下滑是当前制约高校办学质量水平提升的不利因素,提出了高校办学质量水平提升的相应战略举措,1.做好办学规划,规范办学秩序;2.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办学条件;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教学质量;4.加强学生教育管理,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5.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