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AMF存在于80%陆生植物中,不但可以促进植物对N、P等营养元素的吸收,还能提高植物的抗病、抗逆性,对植物适应营养贫瘠的恶劣土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蕨类植物的AMF共生现象已早有记录,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AMF与蕨类植物共生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特别是亚热带地区。本试验对广东黑石顶19种蕨类植物的AMF侵染状况进行了调查,这十九种蕨类植物分别为:深绿卷柏(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薄叶卷柏(Selaginella delicatula(Desv.)Alston)、铺地蜈蚣(Lycopodium cernuum L)、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中华里白(Diplopterygium chinense)、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Thunb.)bernh)、铁芒萁(Dicranopteris linearis)、海金沙(Lygodium japomicumThunb.Sw)、小叶海金沙(Lygodium scandens(L.)Sw)、福建莲座蕨(Angiopteris fokiensis)、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黑桫椤(Alsophila podophylla(Wall.ex Hook.))、乌蕨(Stenoloma chusanum Ching)、团叶鳞始蕨(Lindsaea orbiculata(Lam.)Mett.ex Kuhn)、扇叶铁线蕨(Adiantum flabellulatum L.Sp)、菜蕨(Callipteris esculenta(Retz.)J.Sm.ex Moore et Houlst)、华南毛蕨(Cyclosorus parasiticus CL.)Forwell-L)、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 Linn)、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L.f.)Sm)。从不同种蕨类植物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种的蕨类植物之间AMF感染率和孢子密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福建莲座蕨的丛枝感染率显著高于除扇叶铁线蕨和华南毛蕨外的十三种蕨类植物的丛枝感染率(p<0.05);福建莲座蕨和华南毛蕨的泡囊感染率高于10%,而且这两种蕨类的泡囊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其它种(p<0.05);几乎所有的种菌丝感染率都达到10%以上,福建莲座蕨和团叶鳞始蕨的最高,分别为51.88%和54.15%;总感染率的变化趋势与菌丝感染率的大体一致;25克干土中,铺地蜈蚣、芒萁和海金沙三种蕨类的孢子数量低于100,最高的节节草达到651.7,极显著高于铺地蜈蚣、中华里白、芒萁、铁芒萁、海金沙、乌蕨和华南毛蕨(p<0.01)。从不同分类群、不同演化阶段的蕨类植物分析得:不管是丛枝、泡囊、菌丝还是总感染率,从拟蕨类到混合类均成一个递增的趋势,其中级度类和混合类的丛枝感染率显著大于拟蕨类(p<0.05),级度类的菌丝和总感染率都显著高于其它三类(p<0.05),级度类和混合类根际土壤孢子密度显著高于简单类。为了了解不同蕨类植物感染率和孢子密度的差异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本试验测定了N、P等八种土壤理化因子,并先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再进一步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感染率和pH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孢子密度和电导率、有机质和全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其它因子对感染率和孢子密度都有影响,但影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