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据《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向好趋势,但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在《2016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中阐述,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出现积极变化,但整体情况仍不乐观。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较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自主性弱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原因。中小学生受应试教育阶段文化影响,忽视课内外的体育锻炼,对体育观念的形成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更突出了大学教育阶段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大学时期是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和锻炼习惯的重要阶段。通过加强大学体育工作,实施积极的干预措施使大学生形成坚定的体育锻炼意识,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内在驱动力,以保证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研究目的:本文基于跨理论模型调查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变化阶段与锻炼行为变化程序,通过分析二者内在关联性为促进锻炼行为改变及相关干预措施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研究对象与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高校本科一、二年级男女学生各500人。采用《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变化阶段量表》、《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变化程序量表》,回收率92.4%,有效率82.0%。以SPSS25.0对筛选后的有效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单因素方差、皮尔逊相关分析。研究结果及分析:(1)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变化阶段:处于无意识、有意识、意向、准备、行动和维持阶段学生各占1%、16%、36%、31%、9%,只有四成学生有锻炼行动,而能坚持锻炼的学生仅占一成左右。由此可见,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存在"有想法缺行动"问题,其根源就是解决大学生体质问题的关键。(2)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变化程序.随着锻炼行为变化阶段的提升,锻炼行为变化程序六个因素的得分均呈现上升趋势,有行为阶段的各项因素影响力均强于无行为阶段,说明大学生锻炼行为阶段的改变与体育锻炼过程中的改变策略有正向关联,其为了改变锻炼行为阶段而运用的基本改变策略包括心理认知层面和行为层面。(3)锻炼行为变化阶段与变化程序相关性分析.锻炼行为变化阶段中有行为阶段和无行为阶段与变化程序六个因素分别呈正、负相关(P<0.01)。如:(1)无意识阶段与自我释放、自我管理、意识控制、效果评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53、-0.45、-0.45。(2)维持阶段与意识控制、自我释放、互助关系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54、0.53。说明处于无行为阶段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变化过程中对自我的管理约束、体育意识的控制、锻炼效果评估、自我锻炼承诺与信心等方面有所欠缺;而能形成锻炼习惯并长期保持的大学生,与其自我释放、意识控制、互助关系有密切关系。(4)大学生锻炼行为变化阶段与锻炼行为变化程序的回归分析(1)在对无意识阶段的预测中,自我释放权重最大,其次是自我管理、效果评估(P<0.01),说明处于无锻炼意识阶段的学生对参与锻炼缺乏信念、对改变自我行为缺少信心。(2)在对有意识阶段的预测中,自我释放为负性影响力,效果评估为正性影响力(P<0.01)。说明处于锻炼行为有意识阶段的学生对改变自我行为有一定的信心,但对参与锻炼缺乏坚定信念。(3)在对意向阶段的预测中,自我管理、社会释放为正性影响力,意识控制为负性影响力(P<0.01)。说明处于意向阶段的学生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自我管理,并能够有意识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但缺乏有效性管理,无法启动锻炼行为。(4)在对准备阶段的预测中,自我释放和互助关系均为正性影响力(P<0.01)。说明处于准备阶段的学生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并参与锻炼,同时他人的支持鼓励也促使其进行锻炼。(5)在对行动阶段的预测中,自我释放、社会释放均为正性影响力(P<0.01)。说明处于行动阶段的学生坚信规律的体育锻炼会带来身心各方面的益处。(6)在对维持阶段的预测中,自我释放、意识控制和互助关系均为正性影响力,自我管理为负性影响力(P<0.01)。说明处于锻炼维持阶段的学生对保持锻炼习惯有坚定的信心,无需刻意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已形成了稳定的锻炼互助关系保证习惯的持续。研究结论及建议:(1)大学生锻炼行为习惯的有、无与变化程序六个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呈两极分化,体育锻炼意识与内在驱动力是影响行为发生的核心;锻炼技能和良性体验是锻炼行为持续的关键;适宜的效果评估和丰富的社会资源是形成锻炼行为习惯的保障。(2)对于处于"有想法缺行动"的大学生,建议增加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意愿和内在驱动力,提升大学生体育锻炼整体参与度。(3)对初步形成锻炼行为习惯的大学生,通过改善体育场所、锻炼设施以及采用丰富的奖励制度促使其体育锻炼行为习惯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