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MRI方法,探究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长效神经系统加工机制以及针刺对心血管系统的调控途径.方法:30例右利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73±9.29)岁,平均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空白对照组,针刺组在针刺前、针刺后、针刺后1个月分别接受3 次静息态功能MR 扫描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空白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点接受同样的静息态功能MR 扫描和动态血压监测.针刺组患者接受连续Sd的针刺治疗,每次治疗30 min,采用临床常用治疗高血压的穴位。针刺后接受针刺得气感评分。数据处理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CA)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下丘脑为种了点。结果:(1)生理指标:针刺前的平均血压为(127.13/81.71±5.52/8.40) mmHg,平均心率为(71.50±8.67)次/min;针刺后平均血压为(126.7/80.86±7.93/13.36) mmHg,平均心率为(69.83±9.53)次/min;1个月后平均血压(123.22/81.11±9.47/16.23)mmHg,平均心率为(69.98±9.60)次/min;对照组平均血压为(133.40/80.93±18.58/11.49)mmHg,平均心率为(72.71±6.43)次/min。各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针刺后平均血压及心率有下降趋势。(2)功能连接度结果:针刺组针刺后延髓、脑干、双侧小脑、边缘系统(双侧岛叶、杏仁核)、双侧丘脑、双侧额叶等脑区与下丘脑功能连接增强。结论:针刺可能是通过延髓、岛叶、额叶、小脑等广泛的脑区的协同作用来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系统起到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