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无病生存肿瘤儿童的人格倾向及相关因素。化疗方案的进步使恶性肿瘤患儿的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培养健康的人格比仅仅挽救一个生命更加重要。强烈化疗与正规方案循环交替治疗后,部分患儿已获得持续缓解和无病生存。医护人员在肿瘤患儿的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针对出现的各种异常心理行为问题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患儿及家长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可以增加综合治疗的效果,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疾病带来的心理问题是影响儿童今后人格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了解患儿的心理问题及疾病对其产生的影响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课题。方法采用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1986年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手册(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20例结束临床治疗,重返主流社会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小学生2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表明,肿瘤患儿在重返社会后的性格评分中,E平均分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说明肿瘤患儿经过长期的住院以及侵袭性治疗后,具有内向性格的个性特征;而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内向性格儿童有以下心理特点:对事物变化敏感、心理耐受性差。结论疾病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主要取决于:1.儿童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应对能力;2.疾病的类型;3.父母对疾病的反应。对于儿童肿瘤,以往临床医生的治疗目的在于挽救儿童生命,却对疾病给患儿及家庭带来的社会心理影响很少重视。肿瘤患儿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制订综合的治疗方案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儿童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与家庭的关系最为密切。衣明纪等人明确了家庭内部的精神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肿瘤患儿的家长得知患儿疾病的严重性后,有的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有的迫切希望孩子能治愈;还有的希望孩子好好地死去,以减少痛苦,这些家长出于感情上的关怀,更多地同情、怜悯他们,常不厌其烦地给予孩子过多的特殊照顾,使孩子退缩被动、娇气、任性和依赖。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孩子的痛苦经历、疾病的起伏变化、巨额的医疗费用支出等,使家长心身疲惫,父母不良的心境使家庭的气氛十分紧张,家庭成员的攻击性和矛盾性增加。父母将全部精力用于关注孩子的治疗,而对政治、社会、智力和文化活动的兴趣大大减弱,非正常化的生活方式,使家庭的知识性下降,导致家庭内部社会心理联系失调,从而对患儿的人格形成产生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