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例,先开发出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观察与评价量表,再选择同一个教学内容,对三名职前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实况进行录制,对同课异构进行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职前教师虽然已能够从整体上掌握课堂,但对各个环节的具体实施不够灵活,对教案中未涉及的情况处理较仓促。
关键词:职前教师;同课异构;视频研究;课堂观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1
对于职前教师的教学技能分析,常见的传统做法就是微格教学。它利用录像手段,完整地记录职前教师一个教学片断(多为5-10分钟),通过教师与职前教师的多次回放观看,让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专业化视频分析工具的出现,利用适当的视频分析软件对职前教师的教学录像进行分析是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能更好地促进职前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就是利用课堂教学视频分析发现职前教师在课堂教学技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一、课堂视频分析评价量表的设计
对于课堂教学的分析方法,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如弗兰德课堂言语互动分析)。但随着教育理念和学习环境的变化,与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差异等原因,传统的分析方法不再适用。在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与信息技术学科特级教师与区域教研主管进行访谈后,本研究制订出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的设计原则,力求体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特点,且对课堂教学行为的编码具有不重复、不遗漏特点。(见表一)。
二、研究设计及工具
研究对象选取了三名即将正式踏入教师职业的职前教师。在教育实习期间,三名被试均要向初中生讲授《搜索引擎》一课。在获得了三名被试的课堂视频实录资料以后,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对其教学过程进行编码。本研究采用Nviv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经分析,在这节课中教师活动平均值为74.02%,学生活动为27.82%,互动为17.183%,非教学时间为14.16%。其中,覆盖率高,表示它覆盖的时间过程长。那么在这节课中,数据显示教师活动占主体,且教师注重师生互动与学生自主实践活动。
(二)进一步观察课堂结构在时间上的分布。在编码带中,可以看到教师活动贯穿课堂始终。学生活动主要集中在课前的3到6分钟,以及课程结束前的10分钟。
(三)在教案中,我们知道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搜索技巧”。这在图三和表二中也有所体现,我们看到“自主实践”在所有课堂行为(图五)中是占第二多的编码,且有学生有8.55%在观察、思考和回答,说明老师这说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同时留给学生大量的实践时间,提高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实践掌握操作技能的本领。
(四)在本节课中,非教学时间高达14.16%,非教学时间在课程中前部时间尤其密集。那么真实的课堂中在那个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结合听课脚本图四和视频回顾,我们知道本节课中,教师在讲搜索引擎时需要上网给学生展示各种案例,而由于网速太慢,在教师花了部分时间等待网页出现,并陆陆续续频繁在PPT、各个文件夹和网页间切换,以致浪费了大量课堂时间。对于这种问题,可以课前测试网速、截图、录屏甚至在黑板上画简易图。
(五)用同课异构方法,对职前教师甲、乙、丙三人《搜索研究》课各项活动值的整理。在三人课堂中,总体上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比值都很高,其中最高的三项分别是“自主实践”、“讲授”、“演示操作”。但我们同样能看到在求和列中,三人普遍较低的是“合作学习”、“互动”、“复习总结”、“开放性问题”等。三人在能整体上把握课堂的同时,还应注意课堂效果与细节。因为即使老师知识讲解的时间很长并给学生留了充足的自主实践时间,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是否系统?印象是否深刻?理解是否到位?如果老师不仅让学生自主实践的同时,且给他们合作学习的机会,在实践的同时增加学生与学生间,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那么想必学生效率会比孤军奋战要高很多。同时,我们看到虽然讲授、展示案例、演示操作比值很高,但开放性和封闭性在三人课堂中却极少,这样的课堂不免偏向灌输式。
四、讨论与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职前教师已具有整体掌控课堂实施的能力,但课堂各个环节实施不够灵活。在教师活动中,知识的讲解多用展示案例与演示操作,很少提出开放性和封闭性问题,且提的问题多浅显而直白。课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对知识进行陈述性讲解,很少用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课堂内容、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的很少。
教案里写到的能够实施的很好,而没有写到的则处理的很仓促。在互动中,评价总结很多,但多为对学生回答的再次重复,而很少对于答对问题的同学很少进行赞同,或真诚的而非口头禅般的表扬;同样对同学答错的问题,多是否定或教师直接说出答案,缺少对同学问题错误所在的分析与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少部分非教学时间稍多。其多是由缺乏经验造成的,比如在被试在实习时讲的是搜索引擎,在课上想以以百度为例,但偏偏网页打开的很慢,严重影响了课堂进程。如果课前很班主任了解本班网络状况或课前截图等,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另外,三位被试在切屏时,都有个别同学的电脑黑屏,或者在把屏幕还给学生时,因为有学生的机器死机却没有保存课上作业,类似情况都会造成班级的小范围混乱。
参考文献:
[1]顾小清,王炜.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分析技术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4:18-21.
[2]孙众.职前教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基本功能力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关键词:职前教师;同课异构;视频研究;课堂观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1
对于职前教师的教学技能分析,常见的传统做法就是微格教学。它利用录像手段,完整地记录职前教师一个教学片断(多为5-10分钟),通过教师与职前教师的多次回放观看,让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专业化视频分析工具的出现,利用适当的视频分析软件对职前教师的教学录像进行分析是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能更好地促进职前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就是利用课堂教学视频分析发现职前教师在课堂教学技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一、课堂视频分析评价量表的设计
对于课堂教学的分析方法,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如弗兰德课堂言语互动分析)。但随着教育理念和学习环境的变化,与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差异等原因,传统的分析方法不再适用。在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与信息技术学科特级教师与区域教研主管进行访谈后,本研究制订出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的设计原则,力求体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特点,且对课堂教学行为的编码具有不重复、不遗漏特点。(见表一)。
二、研究设计及工具
研究对象选取了三名即将正式踏入教师职业的职前教师。在教育实习期间,三名被试均要向初中生讲授《搜索引擎》一课。在获得了三名被试的课堂视频实录资料以后,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对其教学过程进行编码。本研究采用Nviv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经分析,在这节课中教师活动平均值为74.02%,学生活动为27.82%,互动为17.183%,非教学时间为14.16%。其中,覆盖率高,表示它覆盖的时间过程长。那么在这节课中,数据显示教师活动占主体,且教师注重师生互动与学生自主实践活动。
(二)进一步观察课堂结构在时间上的分布。在编码带中,可以看到教师活动贯穿课堂始终。学生活动主要集中在课前的3到6分钟,以及课程结束前的10分钟。
(三)在教案中,我们知道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搜索技巧”。这在图三和表二中也有所体现,我们看到“自主实践”在所有课堂行为(图五)中是占第二多的编码,且有学生有8.55%在观察、思考和回答,说明老师这说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同时留给学生大量的实践时间,提高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实践掌握操作技能的本领。
(四)在本节课中,非教学时间高达14.16%,非教学时间在课程中前部时间尤其密集。那么真实的课堂中在那个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结合听课脚本图四和视频回顾,我们知道本节课中,教师在讲搜索引擎时需要上网给学生展示各种案例,而由于网速太慢,在教师花了部分时间等待网页出现,并陆陆续续频繁在PPT、各个文件夹和网页间切换,以致浪费了大量课堂时间。对于这种问题,可以课前测试网速、截图、录屏甚至在黑板上画简易图。
(五)用同课异构方法,对职前教师甲、乙、丙三人《搜索研究》课各项活动值的整理。在三人课堂中,总体上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比值都很高,其中最高的三项分别是“自主实践”、“讲授”、“演示操作”。但我们同样能看到在求和列中,三人普遍较低的是“合作学习”、“互动”、“复习总结”、“开放性问题”等。三人在能整体上把握课堂的同时,还应注意课堂效果与细节。因为即使老师知识讲解的时间很长并给学生留了充足的自主实践时间,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是否系统?印象是否深刻?理解是否到位?如果老师不仅让学生自主实践的同时,且给他们合作学习的机会,在实践的同时增加学生与学生间,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那么想必学生效率会比孤军奋战要高很多。同时,我们看到虽然讲授、展示案例、演示操作比值很高,但开放性和封闭性在三人课堂中却极少,这样的课堂不免偏向灌输式。
四、讨论与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职前教师已具有整体掌控课堂实施的能力,但课堂各个环节实施不够灵活。在教师活动中,知识的讲解多用展示案例与演示操作,很少提出开放性和封闭性问题,且提的问题多浅显而直白。课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对知识进行陈述性讲解,很少用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课堂内容、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的很少。
教案里写到的能够实施的很好,而没有写到的则处理的很仓促。在互动中,评价总结很多,但多为对学生回答的再次重复,而很少对于答对问题的同学很少进行赞同,或真诚的而非口头禅般的表扬;同样对同学答错的问题,多是否定或教师直接说出答案,缺少对同学问题错误所在的分析与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少部分非教学时间稍多。其多是由缺乏经验造成的,比如在被试在实习时讲的是搜索引擎,在课上想以以百度为例,但偏偏网页打开的很慢,严重影响了课堂进程。如果课前很班主任了解本班网络状况或课前截图等,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另外,三位被试在切屏时,都有个别同学的电脑黑屏,或者在把屏幕还给学生时,因为有学生的机器死机却没有保存课上作业,类似情况都会造成班级的小范围混乱。
参考文献:
[1]顾小清,王炜.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分析技术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4:18-21.
[2]孙众.职前教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基本功能力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