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当前的高校建筑教育普遍存在一种"重实践轻理论"的风气.受此影响,建筑历史的理论教学变得困难重重.本文受《百家讲坛》节目成功要素的启发,将其有特色的教授方式引入到外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体系之中,提出扩大建筑视野、建立开放知识体系的主张,并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以达到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希望在学生心目中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抵御经济大跃进浪潮冲击下我国建筑界某些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当前的高校建筑教育普遍存在一种"重实践轻理论"的风气.受此影响,建筑历史的理论教学变得困难重重.本文受《百家讲坛》节目成功要素的启发,将其有特色的教授方式引入到外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体系之中,提出扩大建筑视野、建立开放知识体系的主张,并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以达到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希望在学生心目中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抵御经济大跃进浪潮冲击下我国建筑界某些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
其他文献
通过对价值、价值观、价值体系等基本概念的梳理,分析价值哲学与建筑设计思维之间的关系.建筑设计思维中价值理论的核心是价值取向及其评价.论文探讨了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当代建筑思潮与创作思维、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价值体系与设计思维,力求阐明价值体系与建筑设计思维的内在关联.
以对"研究型教学模式"内涵和系统实现的阐述出发,对重庆大学建筑历史理论教学中推进研究型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思考进行系统总结,主要包括教学体系的结构性调整、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以及"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运用.
可持续建筑设计理念必须融入每个建筑师的建筑设计中,才能提升一个地区的建筑的能耗表现.而如何向建筑学本科学生传授可持续建筑设计理念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上海大学建筑系在本科教学的实验课程,将可持续建筑设计理念融合入课程设计以及"生态建筑设计原理"理论课的实施,探讨了如何在本科教学中开拓学生对可持续设计的理解以及利用的教学方法.
"双学位联合培养"作为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相对新兴的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建筑院校的关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过去的三年里,共计有近150名建筑、城市规划、景观专业研究生参与了与世界知名院校共同开展的双学位联培项目.其中,共有69名建筑学硕士研究生完成了在中外院校的联合培养程序,通过两校的论文答辩,获得双学位.作者以这一研究生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三年内的相关就业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其与
实例分析法是指从具体建筑作品的解读和模仿入手,引导学生对于相关建筑理论理解和运用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实例分析法在建筑初步教学中的必要性及在建筑初步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讨实例分析法在建筑初步教学中运用的合理模式和正确途径.
基于作者的教学体验,本文讨论了在二年级设计课中加强理论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可能的途径与限制条件.当代建筑理论与实践日益疏离的关系也体现在本科二年级学生的设计课程中,一方面同学们渴望得到理论的指引,避免盲目的设计,另一方面则是对理论的茫然,甚至是怀疑.为了消除这一裂痕,作者尝试了在设计课中强化理论教学的策略,一方面为学生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利用这一具体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切身设计实践学习理论,从
本文从"课程命题的选择"、"教师的配置"和"辅导的多元性"三个方面就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集合住宅设计课程进行了介绍,并着重阐述了该课程以解答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强调设计命题与现实接轨的教学思想.
近20年来,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建筑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深深地影响了作为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内容之一的计算机类课程.另一方面中国的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实用型大学.近200所有建筑学专的高等学校属于不同类型的大学,不同类型的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层次不同,体现的特色和社会责任也不同.本文阐述不同类型的学校计算机类课程体系设置原则,明晰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类课程内容,
本文通过介绍武汉理工大学建筑系本科四年级运用PVEE方法进行建筑设计教学改革的实践,阐述了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运用PVEE方法改革建筑设计教学的必然性,提出了新的教学流程,归纳了"分时理论授课"、"现场模型展示"、"公共开放研讨"的教学新措施.
本文以5·12汶川地震后的地震纪念馆设计为例,阐述建筑学中应用现代数学理论的一种方法.文中不仅讨论了如何应用数学理论进行建筑设计,而且说明了为什么应用这个似乎与建筑学毫不相干的理论.主坐标分析法(PCA)和雏诺图(Voronoi Diagram)在其他领域已经有应用,现在用它们来生成三维的建筑形体.当然,在此基础上也就传统建筑设计中有关光线、结构、人们的心理感受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