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非艺术类高校在全国高校中所占比重大,学生涉及面广,研究非艺术类高校的书法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深入介绍以"五个一"活动体系为载体的"多元互动"书法教育模式的内涵和运行机制,为非艺术类高校书法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出 处】
:
全国第四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艺术类高校在全国高校中所占比重大,学生涉及面广,研究非艺术类高校的书法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深入介绍以"五个一"活动体系为载体的"多元互动"书法教育模式的内涵和运行机制,为非艺术类高校书法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其他文献
自1987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至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已近30年.但时至今日,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形势并不容乐观.这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观念和认识,以及其教学指导思想、课程设计理念、方法措施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着密切关系,其中课程教材建设也是一个关键性因素,教材为教学之本.公共艺术教育就本质而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因而其教材建设也应该回归并立足于艺术的文化本质.本文即是根据公共艺术教
加强艺术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应对消费文化侵袭和渗透、实施"美育、德化"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凸显大学文化核心竞争力、实现专业艺术与公共艺术对接和会通的特殊要求.通过艺术教育的先导理念和特色实践,大学文化才能真正构建起自身"地方化"的人文内涵,生成"审美文化"的价值取向,以此作为高校公共化生存的"心体"所在,并进一步为社会公共文化领域内重构"时代心体"筑下基石.为此,需要在公共文化视域内反思和重构高校
本文拟通过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的隐性知识的美学价值的讨论和"口传心授"方式进入普通高校课堂必要性的论述,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学者的重视,从而更加切实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让其原汁原味的形态流传的更久远些.
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在一些地方长期得不到有效落实,其深层原因就在于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者对艺术教育思想的理解尚不到位,尤其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理念和体制机制的运行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本文以国内外艺术教育思想的贯彻及艺术教育标准的实践为参照,拟对法治视域中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进行粗浅思考,指出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的立法程序必将施行,从艺术教育思想的确立到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的制定,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高校非专业影视教育中的特殊群体——有着职前教师身份的师范院校学生.职前教师,这一迥异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既定角色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影视教育对其赋予的独有价值.在职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影视教育能够促进专业知识的生动诠释与补充、专业技能的有效完善、专业情意的深层激发.此外,进一步考察了高等师范院校影视教育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加强教师自身影视素养。以教研室为单位,建立影视专业素养
近年来,校园艺术社团日渐成为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地高校亦着力打造能代表校园文化形象的艺术社团.但是,许多高校都将重点放在表演类社团的组建与培养上,对美术类社团的成长与发展则重视不足,由此也影响了公共美术教育在各高校的普及和推广.2012年9月,浙江大学成立公共体育与艺术部,自此,浙江大学书画社开始了独立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指导教师模式下的运作,面向广大非美术专业学生开展一系列校园美
高校艺术教育作为我国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为培育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多元文化是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新境域,立德树人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新导向,审美品质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新内涵文化自觉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新担当.高校艺术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直面挑战,关注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并以全球视野下观照和审视本民族文化,真正地让学生实
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针对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提出"课题化教学模式"观念并进行阐述,主要从"课题化教学模式"构建理念与思想、认知与理解、研究性思考与实践几方面论述.通过对专业课程教学和毕业创作教学的思考、研究和实践,得出该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具有很大优势和可行性应用,形成具有美术教育专业特色的教、学、研一体化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教育
近百年来,随着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我国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从"政治挂帅"到"政-经主导"两大阶段,尽管也不乏个人价值关怀的端倪,然整体来说形变而神未变,一仍是建立在社会发展需求之上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现了"社会本位"的特点.我国"重人伦""重整体"之传统文化观、"乐之教化在于道德"之传统音乐文化观及"圣人君子"之传统教育目的观是潜藏于其后的文化根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关注文化土壤的更
从杜威的"艺术即经验"理论出发,依托国家精品课程《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建设、大学生对艺术作品身临其境体验与网上必读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提出"美感即经验"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理念,探索以发展的评价理念,多元的评价主体,指向的评价内容,多样的评价方式,动态的评价过程,循环的评价系统,实现"美感即经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