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精英的匪盗化--晚清以来社会激变的寨墙记忆

来源 :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展开的是晚清叛乱激发的社会防御空间的解读—讲述寨墙的故事,从捻军叛乱到20世纪初的豫北匪患,勾勒内部边界的延展轨迹,反映了地方精英的变迁,地方精英的行动取向具有两面性,由于匪患的介入,其选择使得政府对于精英的判断不断发生改变,这样相互作用,身份政治可以看作是民族国家内部边界的产物。
其他文献
在唐代科举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类升仙话语,即把科举及第以升仙隐喻.此类话语在科举诗和游仙诗中一体两用,遇和不遇唐人都以升仙来表达,当他们得意、得遇之时,则隐喻为升仙;如果失意、不遇之时,则希望游历仙界.透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展示在唐代科举取士和道家神仙思想双重影响之下唐代诗人幽微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念,同时也丰富了对唐代科举的认识.
本文以贵州黎平黄岗侗寨的起源传说为例,探讨村寨历史是如何在代际传承中,以集体记忆的形式被人们建构起来的。
结合《目瑙斋瓦》的指引和阐释,本文拟就景颇族目瑙纵歌节的现代建构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目瑙斋瓦》中对目瑙的记载与目瑙纵歌节由来及其构件要素的描述;景颇族地方知识精英与其他民族身份学者对目瑙纵歌的表述和建构;对目瑙纵歌节的发展过程及当代趋向的思考。
本文首先介绍了赛夏族矮人传说在不同时代的变异,然后介绍了祭仪展演的历史演变,然后分析了传说与祭仪之间的互文性以及传达着赛夏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加强了族人对于传说和祭仪传承的责任。
本文以《赫哲民族迁徙歌》为例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首先,是全篇讲唱中比比皆是的民族语、且与现在称谓相契合、有着重要内涵意义的地理命名,为地方史志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佐证依据。其次,通过这部叙事文本,对只有语言传承而几乎没有文字记述的赫哲族的文明发展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再次,在这部独特的艺术珍品以赫哲族语言和“伊玛堪”讲唱形式呈现的同时,也不应失去它在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等方面追寻其“历
本文通过对台湾不同时期的民俗的研究,分析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统治者及其推行政策,表明学科建设从哲学开始,更能为学科的建设立下更为根本的基础,这个根本就是民俗学的灵魂。
在《史记·扁鹊传》之前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流传着大量关于扁鹊的传说,这些传说处于零散的状态;这一时期的扁鹊传说有些被记录下来保存在书面文献中,更多的仍口头流传着。司马迁借鉴书面文献,同时大量搜集口头流传的扁鹊传说,对扁鹊传说作了系统整理,参照历史人物列传的体例,作了《史记,扁鹊传》。此篇《扁鹊传》把扁鹊传说以历史的面貌保存下来,多方面深层次地影响了后世扁鹊传说。后世扁鹊传说直接承继了《扁鹊传》中的扁
本文以对山东沂蒙山区狐仙故事讲述情境的分析为例,以田野观察为基础,尝试从人类学角度探索民间故事讲述情境中可能隐含的权力关系,并分析其形成方式。
本文以艺人生活史横轴,以重要历史时期为纵轴,通过叙述近百年来薅草锣鼓在魏家洲的演化,勾勒出一幅动态的村落文化图谱。在这幅文化长卷中,我们看到了薅草锣鼓在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样态,并着力建构了它与村落史的关联。优秀民间艺人是活着的民间文化宝库,也是民间叙事研究的关键资源。人类历史从来不曾停歇,但记忆能够将其适量挽回。民间艺人通过生活史的讲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所生活的地方的发展历程。杨应
本文以莫一大王及相关传说系统的时空叙事为例,分析了传说体系和研究空间的构建的关系,并探究了历史和传说之间的互证分析,把传说理解为创制历史的一种方式,把对历史的想象记忆视为民众观念的一部分,将不同形态的地方叙事纳入社会大历史的整体进程之中,对人类学研究者思考“地方”与“世界”—内与外之间互文他者同时又相互包容的深刻关系,对民间文学及历史研究者拓宽对不同类型文本叙述者的认知观念的理解,都将是极有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