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IL-18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新城疫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12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z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RT-PCR技术,在国内首次从鸡新城疫I系疫苗接种的鸡胚脾细胞中扩增出全长594bp、编码198个氨基酸的鸡IL-18全基因,并将该基因定向克隆至pcDNA3载体上构建了鸡IL-18真核表达载体(pcDNA<,3>-IL18),进而观察了其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表明,同时接种pcDNA<,3>-IL18质粒和ND Ⅳ系活疫苗的免疫鸡在接种后35天内,特别是15天之后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高于单纯Ⅳ系活疫苗免疫组及pcDNA3空白质粒和Ⅳ系活疫苗联合免疫组鸡.其中,HI抗体效价在15天时差异显著(P<0.05),在30和35天时差异极显著(P<0.01);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在15天后均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仅在15天时差异显著(P<0.05);而单纯Ⅳ系活疫苗免疫组与pcDNA3空白质粒和Ⅳ系活疫苗联合免疫组之间的各测定指标则无明显的差异(P>0.05).在35天时进行攻毒,联合免疫组的保护率为83.3﹪,而单纯疫苗免疫组及pcDNA<,3>空白质粒和疫苗联合免疫组鸡的保护率则分别只有61.5﹪和66.7﹪.结果说明,本试验中pcDNA<,3>-IL18真核表达质粒在鸡体内得到了表达,表达产物不仅能够显著增强新城疫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而且还可以明显提高疫苗的保护率.本研究是国内首次完成的鸡IL-18全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新城疫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IL-18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及表达产物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为了了解禽流感病毒在黑龙江大庆地区鸡群中的流行情况,为禽流感病毒的防制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常规鸡胚尿囊腔接种方法来分离病毒,采用微量血凝试验(HA)及RT-PCR来鉴定.结果在大庆地区所采集的样品,经鸡胚传代后,未检测出有血凝活性;在绥化采集鸡的脏器,经鸡胚传代后有血凝活性,并且RT-PCR检测出3株禽流感病毒.虽然大庆地区未检测出禽流感,但在周边绥化市检测出禽流感,大庆市有被禽流感污染的威胁,我
本试验对H5N1亚型AI灭活油乳剂疫苗(H5N1油苗)免疫番鸭中有关首免日龄、次数、剂量,以及对番鸭H9亚型AI的免疫、两者的联合免疫等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雏番鸭在7、14或21日龄接种H5N1油苗,14日龄以内雏番鸭免疫后抗体处于4log2以下,21日龄免疫后2~7周抗体维持在4~8log2,番鸭对AI灭活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随日龄的增大而提高;2.14日龄雏番鸭每只接种0.5mL、1.0mL
2006年2~3月,我市发生了鸡以呼吸道病变、神经症状、蛋鸡产蛋急剧下降,雏鸡、青年鸡、肉鸡出现扭颈,共济失调,呼吸困难为主的疫病,并引起成批的死亡.经临床剖检,血清学检验,分别对ND、AI进行了鉴别诊断,结论为鸡群感染了强毒型新城疫.选用新必妥、新疫康、禽干扰素、抗新城疫高免血清以及黄芪多糖进行治疗,三日后再用进口疫苗"新威灵"、"新必安"免疫,鸡群转危为安.
禽流感(H5亚型),引起肉鸭及蛋鸭的报道已有很多,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特征与鸡的流感(H5亚型)相似.本文介绍了在2005年秋季我国北方发生的一起大面积疑似禽流感观察到一种主要引起肝脏病变的肉鸭流感病例.
对127972个病例的分析研究表明,有肝脏病变的占总数的87.77﹪,其病因主要在弧菌型肝炎,大肠杆菌、新城疫、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卡氏白细胞原虫病、痛风病、盲肠肝炎、腹水综合症、包涵体肝炎、药物中毒、葡萄球菌、CO中毒、霍乱、脂肪肝综合征、鱼粉中毒、曲霉素中毒和白血病共19种,其中弧菌性肝炎和大肠杆菌是引起肝脏病变最为普通的病因,占总病例的26.44和29.38﹪,经研究选用中西药物保护肝脏等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学和血清学方法对2002.8~2004.6期间养鸡生产中发生的67起肿瘤性疾病进行了诊断.发现淋巴组织(脾脏、法氏囊)、肝脏、腺胃、肾脏、肺脏、心脏、肠道、胰腺、卵巢、肌肉和皮肤没有规律地出现以网状细胞增殖为特征的肿瘤性组织.光学显微镜下对比鸡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的肿瘤组织切片,可见构成肿瘤组织的网状细胞与淋巴细胞在形态特征上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测定典型发病鸡群鸡的REV
1996年以来,传染性腺胃炎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开始流行.关于发病原因,我们认为是由于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引起.本病在我国的流行有两个发病高峰阶段.第一阶段是1996-1998年;另一阶段为2001年-至今;第一阶段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由于许多种鸡场使用了污染REV的马立克液氮疫苗.第二阶段发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鸡痘野毒、疫苗毒或间接导入REV或增强REV的传染力度所致.
近几年,鸡群中的蛋传疾病与免疫抑制性传染因子混合在一起的多重感染,使鸡病变得非常复杂,更给鉴别诊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传染性贫血病和REV等免疫抑制性病毒混合感染有增高的趋势.
利用反转录PCR(RT-PCR)与套式PCR技术检测Gal-3基因在鸡体不同组织的分布表达.实验结果表明Gal-3基因在法氏囊、皮肤、舌头、肺脏、骨髓、气管等组织中广泛分布,在肾脏、脾脏、肝脏、胰脏等组织中没有检测到.对从鸡骨髓中扩增出来的β-防御素(Gal-3)cDNA进行克隆测序表明扩增出的cDNA碱基数为297bp,与GenBank中的Gal-3 cDNA序列完全相同.核苷酸序列比较表明在同
从鸡骨髓细胞中分离提取总RNA,经过反转录PCR(RT-PCR)扩增出鸡β-防御素-1(Gal-1)cDNA.与载体pGEM-T Easy相连,经克隆测序表明扩增出的cDNA碱基数为198bp,与发表了的Gal-1cDNA编码区碱基序列完全相同.核苷酸序列比较表明Gal-1与THP-1具有最高的85.4﹪同源性.氨基酸序列比较Gal-1与THP-1同源性最高,为72.7﹪.将Gal-1基因成熟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