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弧菌耐药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九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iaogao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溶血弧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也给水产品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临床和养殖业者一般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感染,但由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等原因,导致耐药性副溶血弧菌的大量出现。耐药性副溶血弧菌可以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目前,文献报道关于副溶血弧菌的耐药谱分析较多,但关于耐药基因和相关移动元件、耐药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世界上多个国家副溶血弧菌耐药性的情况及其耐药机理的研究现状,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从传统发酵酵头中筛选对温和气单胞菌群体感应有抑制作用的乳酸菌.采用滤纸片法从辽宁锦州发酵酵头中筛选出对温和气单胞菌群体感应抑制作用较强的菌株LT2-2,并用96孔板法测定对生物膜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当代谢产物粗提物浓度为4 mg/mL时,对温和气单胞菌生物膜抑制率为33.17%;光镜下显示菌株LT2-2粗提物可有效抑制温和气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扫描电镜观察到菌株LT2-2粗提物可有效降低温和气单胞
鲜活农产品是指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鲜水果、蔬菜、水产品、禽畜及肉类产品,因而对鲜活农产品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显得至关重要。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耗时长、灵敏性差、难以满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要求,多重PCR技术以其特异性强、快速准确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在鲜活农产品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将两对及以上引物加入同一反应体系中,扩增出多个DNA序列或目的基因。
壳聚糖是自然界中的唯一碱性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后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中。壳糖及其衍生物因具有无毒无害且抑菌、易成膜、可降解、廉价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的保鲜。近年来,人们对果蔬安全性和健康性日益关注,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保鲜材料具有抑菌性,但抑菌效果有限,常与其他保鲜剂制成复合膜对果蔬进行保鲜。
干姜作为一种中药应用于我国医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姜辣素是其主要功能因子且具有众多功效.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姜辣素对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RAW246.7)炎症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抗炎机制.本实验用脂多糖(LPS)诱导细胞炎症反应,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经过与未经过姜辣素处理的细胞释放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水平.同时Griess法测定不同组别的NO释放量,PCR技术检
本文研究了低温(4℃,10℃)刺激对预形成的VP生物被膜形成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被膜菌的活菌数变化.结果表明,与37℃恒温培养条件相比,低温刺激后BF的形成速度降低,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BF的形成量逐渐增加至与恒温培养的形成量相近.EPS分析发现,低温刺激后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仍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并在48 h时达到最大,然后开始逐渐下降;平板涂布法测定低温刺激后被膜菌的活菌数发现,低温刺激后的
本研究模拟了水产品常用的4℃和10℃贮藏温度,使用结晶紫染色法探究了39株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22株,非致病性17株)于37℃培养24 h后形成的生物被膜转移到4 ℃和10℃低温环境后,被膜生长的动态变化过程.37℃恒温持续培养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副溶血性弧菌被膜的形成对温度有明显的依赖性.低温胁迫条件下被膜生长速度缓慢,被膜生成量逐渐增加,但是明显低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延长,低温胁迫条件下被膜
目的:研究质粒介导宋内志贺氏菌1173耐药基因blaCTX-M-64转移的机制。方法:用双纸片协同扩散法验证1173是否产超广谱口一内酰胺酶(ESBL),用PCR扩增鉴定其携带的耐药基因,接合转移试验检验其耐药质粒是否可通过接合转移给其它细菌,并对接合子是否产ESBL和携带的耐药基因进行检验,利用VITEK(R) 2检测1173和接合子的耐药谱,提取质粒进行高通量基因组测序,并对质粒序列进行生物信
在对食品动物源性多药耐药菌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一株携带MCR-1的多药耐药奇异变形杆菌F160211,对其耐药表型及基因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通过扩增16S rRNA基因对该菌进行了鉴定,用纸片扩散法初步鉴定了该菌的耐药谱,在此基础上又鉴定了多种药物对其最小抑菌浓度,用PCR方法扩增了常见的耐药基因,最后分析了携带MCR-1的质粒的复制类型。结果表明,该菌为奇异变形杆菌;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测定MI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食品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制定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和政策的重要基础。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指出,异质性是微生物固有的属性,可使微生物风险评估过程产生不确定性和变异性。对微生物多向异质性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有助于提升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因此,本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概述了国内外有关微生物多向异质性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影响微生物风险评估多向异质性的主要种类:菌株异质性、检测方法异质性、模
本研究评估了酸性电解水(AEW)与微波处理对副溶血性弧菌的协同杀菌作用,随着微波时间-电解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杀菌程度与微波时间呈时间依赖性。通过平板计数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观察,与酸性电解水相比,微波结合酸性电解水协同杀菌具有更强的杀菌效率。微波和AEW单独作用于副溶血性弧菌均有一定的杀菌作用。然而,微波和AEW结合处理可能更大程度地损伤细菌细胞膜,通过对细菌膜孔的作用,影响副溶血性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