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世界一流大学体系--构建两岸四地高校学术共同体的设想

来源 :2016年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bje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充分彰显了中国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态度"以及"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真正使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1]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两岸四地高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并不均衡.通过建立学术共同体,有利于打通内地和港澳台之间的教育壁垒,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最终为实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现代化和多样性"这一主题具有重要意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二期计划关注包括现代多样性、现代化进程和多样性的主要类型(文化、社会、环境、地区等)在内的多个主题.报告的作
作为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现代性"一词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重要方面.它最早出现于1864年,并逐渐被用于描述影响社会的改变.此后,整个19世纪都充斥着现代性的初始文明,
《高等教育法》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法,为高级人才培养、高等学校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基础的法律保障.修改后的《高等教育法》要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级专门人才
随着中央呼吁"建设双一流大学"和北京市取消高校编制试点工作的推进,高校去编制化改革成为趋势,对教育职员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教育职员专业化发展现状,提出以
哈佛教育研究生院在世界教育学科排名中常年名列前茅,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哈佛教育研究生院自建立之初就确立了培养全球教育事业卓越领导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的建立
本研究从2012年末科学网引发的"逃离科研"大争论为切入点,探讨博士生怎样选择是否成为研究者,哪些因素影响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研究生导师在培养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
会议
笔者曾试图将马克思的观点引入社会变迁的模型,并称为“社会生成”。运用到现代化的具体社会变迁形式,人们可以将社会现代化机构看作成功现代化实践的潜能。笔者认为,现代化实践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何传启,1999,2013),在18世纪至21世纪末,世界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二次现代
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出台,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同时未来三十余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也有了新的蓝图.一流大学必然
斯坦福大学作为世界级一流大学,其改革与创新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斯坦福2025计划是D学院为斯坦福量身打造的改革方案,从理念层面构想了2025年斯坦福大学将呈现的四个方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