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环境下复制问题探析--以Cablevision案和Optus案为视角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ablevision案和Optus案中的服务模式带有云计算服务的特征,其操作都在运营商控制的服务器端完成,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临时复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两案对复制的构成要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云计算技术可能带来的临时复制认定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其他文献
3G通信技术有着与传统网络技术迥异的动态特性,其产生的临时复制问题是否该归属于复制权,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更是著作权法上的难题.有必要对3G时代复制行为的新特征进行再思考,并从比较法的视野进行再考量,建议在行为判别上类型化、在主体归责上区别化、在立法进路上逆汰化.
为促进文艺汇演这种文艺表演形式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文艺汇演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界定,对组织、参加汇演各方的权利、义务予以明确.文艺汇演的各个节目以及作为整体的文艺汇演属于作品.从文艺汇演的各个节目与作为整体的文艺汇演的关系来看,文艺汇演属于汇编作品.有关组织、参加文艺汇演的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受《著作权法》调整.演员在文艺汇演中起着不可替代或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对演员的的利益保护应有所倾斜.
"追续权"是一种旨在平衡作品的著作权人和作品原件的所有权人之间利益的制度,其重心在于保护作品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人的利益.2012年,我国有关部门组织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三次征求意见稿中,分别以不同的条款或形式写入了追续权的内容,追续权入法似乎已成定局.但是,通过对追续权制度的基本理论以及追续权在国际上的立法与司法状况的考察,本文对我国著作权法增加追续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出质疑.
著作权法中所保护的作品是私权的客体,理所当然地被认为具有"私"的特征,作者因创作作品而对其享有私权成为整个著作权制度的理论依据.事实上,作品的公共属性被人们忽视了,作品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具有文化本位性;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作品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从著作权制度诞生之初,作品的使用就存在广阔的公共领域.因此,作品的公共属性应当被重视,作品使用的公共领域应该被扩大,对著作权的限制不再仅仅是一种"例
追续权作为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重要内容,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支持追续权入法,认为我国已经具备了追续权入法的相关条件.但是对比分析国外追续权制度的立法经验,两大法系国家追续权的立法实践并不令人满意,而且从我国艺术品市场现状、理论基础、集体管理组织的发展状况、立法前的调查分析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我国当前也并不具备追续权入法的相关条件.此外,目前追续权入法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激励理论认为著作权制度存在的正当性在于能够激励作品创作,然而选择何种强度的著作权进行激励是需要进一步分析的问题.创作激励的效率依赖于三个要素:个人反应、创作成本以及创作收益,增强著作权强度对于创作收益增长的影响是边际效益递减的,但对于创作成本增加的影响是线性叠加的,因此无限增加著作权强度,极有可能导致著作权强度接近甚至超过成本与收益的临界点,并最终导致创作成本等于或者大于创作收益这样的一个无效率的
由于我国目前著作权集体管理具有的垄断和行政属性导致了高收费、低效率和"被代表"现象严重,同时还存在监督体系和争端解决机制不完备、不合理收税等问题,因而现有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和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中提及的延伸性集体管理已经遭到了一些著作权人的负面评价和抵制.从这种现状进行反思,既然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本身是无可非议并顺应著作权保护的发展趋势,然而在我国却没有得到它应有的价值评价,那么得出的结论就是我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兴起和网络的普及,3D打印在接下来的数年将以更廉价、高速的态势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一技术不仅建立起一个新兴产业,同时也要求现有知识产权制度进行自身的革新,以求迅速解决这项技术所引发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3D打印作品版权保护就是其中一个国内外学术界备受关注的课题.由于3D打印技术是依据数字模型文件进行的,它的复制和传播会更加容易、便捷和具有隐蔽性.可能引发侵权的主体和环节众多、法律
我国以美国国会的《数字千年版权法》为参考,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对避风港规则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规定.但司法实践中,对《条例》规定的避风港规则适用条件的具体认定上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避风港规则在适用上的三个闻题,应知"的认定、通知规则、"及时措施"的判定,并从利益平衡的角度,引入以版权交易为基础的利益分享机制.
近年来,我国出现不少从国外引进电视节目模式的成功案例,也有因电视节目模式引发的系列纠纷.在电视节目模式作用的重要性愈加明显的今天,由于存在电视节目模式保护无明确法条规定、侵权认定困难、客体范围模糊等困境,世界上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明确的(将)其作为著作权上的作品进行保护.而著作权保护乏力则进一步引发了国内电视节目抄袭泛滥、原作创造力枯蝎、中国电视节目市场竞争力减弱等不良后果.众所周知,知识产权与商